北美丝绸封是怎么回事?怎么断真伪?

标签:
财经历史收藏文化 |
北美丝绸封是中国集邮总公司的前身——中国邮票公司于1979年开始,与美国塞索公司合作在美国销售的中国邮品。《集邮》杂志1994年第二期和第九期分别由黄大庆和潘约翰撰文对这种丝绸封做过专门介绍。
塞索公司的全称为:JOHN ZASO INC (Historic Limited Editions "Z" Silk Cachet)。据塞索先生回忆,1979年初,中国对外开放不久,塞索联系上了中国邮票公司。当时,中国各个行业百废待兴,集邮行业也不例外,而丝绸封这种形式在美国很受欢迎。在此背景下,两方面的想法不谋而合,至此,开启了中国集邮与海外合作的大门。丝绸封的制作过程是:中国邮票公司先将贴票销戳的空白封寄到美国,然后由塞索的公司先将黑体英文字印在封上,再烫金,最后将印好的丝绸图案手工贴在信封上,对外公开出售。1979年6月9日,邮电部合并中国邮票公司邮票发行局和北京邮票厂后,成立中国邮票总公司,但丝绸封的格式一直沿用下来。
由于当时印刷条件的限制,封上所用的丝绸彩色图案的印刷成本非常高。每次新邮票发行前,总公司都会提前将邮票发行计划和部分丝绸封图案(取自杂志上的彩色照片)寄给塞索先生,而未寄图案部分,则由塞索公司雇用的专业画家绘制。中国的这些丝绸封图案基本上由美国知名体育题材画家Joe Catalano绘制。Catalano为塞索公司工作了7年,不过随着这位画家的身价不断上涨,画价自然水涨船高,以至于部分画作的薪酬超过了制作首日封的成本,塞索不得不更换其他画家。当年塞索支付给画家们每幅手绘图案的价钱是75-100美元,有的图案还会更高。
这批丝绸封从J35“五一劳动节”开始,至T62“中国陶瓷”截止,共发行51套,计189枚,时间不到两年。合作结束的原因是由于1981年塞索先生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签定了数年内为“职棒”发行60万枚丝绸封的合同。由于这一合同数量巨大,他不得不做出抉择,最后塞索忍痛终止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邮电部门的合作。
这批北美中国丝绸封,虽然发行短暂,却反映了中国集邮与国外早期合作的史实,在中国集邮史上划出一道绚丽的彩虹,也成为一些集邮爱好者收藏的目标。
015年4月间,在美国eBay拍卖网站上突然出现一批伪造的北美丝绸封,均以高价成交。这批丝绸封从未发行过,属于臆造;但由于这批伪造封制作精良,且集邮界对北美丝绸封的历史背景了解有限,因此非常具有欺骗性。那么,怎么判断哪些北美丝绸封属于伪造呢?
记住第一点,从J35“五一劳动节“ 到T62“中国陶瓷”之外出现的任何丝绸封皆为伪造;第二点,真品丝绸封由总公司将成品封寄到美国,美方才能在首日封上烫金,因此,封背会出现清晰的压痕. 而伪封则是先烫金后成封,因此封的背面没有压痕。
T46一轮猴北美丝绸封现正在“一枚邮币”拍卖,一轮猴已属珍贵,再加上北美丝绸封更是凤毛麟角,你还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