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归诗有感

(2024-01-02 15:32:53)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昨天下午四时十五分,我在华东师大同学群中发出了呼吁:“因为本人急用,在家久寻《丽娃河畔月满时》一书不着,特向同学借阅,有哪位同学能够一借,万分感谢!”《丽娃河畔月满时》是我们华大师范大学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80级学生于20151115日结集出版的文集。我因为查阅其中的某些文章资料之需,反复翻找自己家的所有藏书橱柜,均不得,故向大学同学发出了吁请。

到了昨晚二十三时,在华东师大同学群中见到归青同学发出的微信:“老朱兄:新年快乐,保重身体,阖家安康,幸福美满。您要的那本书,我明天找找,若能找到就快递给您。”我于二十三时十五分回复:“谢谢!我真的急用!”到了二十三时二十三分,我见到了归青同学的答复:“找出来了,给我地址和手机号,明天发出。”我急速将地址和手机号发给了归青同学。

读归诗有感

二十二时五十五分,我见到了归青同学的《岁暮感怀》诗,诗曰:“又到年关交替日,晚钟一响辄惊心。时光不解老人意,一去匆匆太绝情。”这首诗作于2023年的12 31日。我见之,立即点赞出三个翘大拇指的表情包。以示赞赏。而余添旺学友却于今晨一时三十六分发出:“GQ教授,人比黄花瘦,未老先衰。您比我们大多数人都小呀!”

诚然,归青同学年纪比我们大多数同学要小些,但是,他却是我们大班所有同学中,学问相当好、学位相当高的一位。当年,从上海第四师范出来考取华东师大夜大学的同学为数不少,其中,仅仅我们三班就有七位,包括已故的仝其峰同学。

归青同学与我有着某种相同的爱好,譬如,我们俩都喜欢原来开设在河南中路近南京东路的森义兴面馆的面条,都喜欢阅读伟人毛泽东主席的诗词。

归青在上海第四师范就读的是英语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是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而他却考进了华东师范大学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求学,毕业以后,又考进复旦大学王运熙教授的古典文学之中的魏晋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归青同学又考中上海师范大学曹旭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

从归青同学的求学履历,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了求学的每一个台阶,付出了不少的汗水和精力,这是不少人望尘莫及的。我对这位同一小班的同学是极为倾佩和歆羡的,为他的执着和坚持而鼓掌和喝彩。博士毕业之后,归青重返华东师范大学,担任古典文学的教授工作,一直到退休为止。他的这般丰富而曲折的求学和工作的经历,在我的记忆之中,全班可能仅他一人,没有第二位了。

在归青的诗中,我见到了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识之士的豪情壮志,也看到了一位喟叹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的文人学者青春消逝后的无限抒怀。这不仅是归青这一代学者的共同感叹,也是古今中外所有的大德贤哲的一致心声。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也不应该有什么质疑。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理解和诠释。得出隐含于言辞之下的深邃寓意。

2024127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