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刷存在感

(2023-12-28 12:44:22)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一个人,到了耄耋之年,老态龙钟,一副老迈的模样,但心却依然不老。他的生理年龄并不是不老,而精神年龄就是不愿老,不服老,不怕老,希冀晚年照旧活出个有模有样的形象来。这也无可厚非,世人也是应该给于一定的赞许和肯定的,如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授予这类老年人的某种荣誉和称号,以示笃信。

但是,如果,事情走过头了,已经一把八九十岁的年纪,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安度尾程了,却还在某种公开的或隐秘的场合,演示自己的能力或展现自己的能量,那就不免给人以刷存在感之嫌疑。也就是说,这类老人家千方百计地想让别人知道他的存在,表明他还活得有滋有味的,人们万万不要遗忘了他。

刷存在感

当然,这些老人家口头上并不承认自己是在刷存在感,而是说出种种的客观或主观的理由,表明他的这种行为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连的他的子女、老伴或友人都无法劝止。他们这些老年人最为有力的说法是,为了锻炼身体,更好地延年益寿。这种说法看似极为有理而有效,弄得周边的人无可言语,也无法继续劝说了,只得作罢,弄得个无趣无奈。但是,在客观上却给人以刷存在感之做派。有的亲友和家属,特别是老伴儿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个老头子作死哎,介大的年纪了,还要粥天粥地的,搞得一家门不得安生。”凭良心说,笔者也很同情这些老人家,也很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境,已经是垂暮之年了,再不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那到何时再刷呢?扳扳手指头算算,确实也没有多少年的光景了,能够展现自己的存在,余日无多了,如果不抓紧刷一下存在感,那么什么时候再有刷存在感的机会呢?

本人年已过了七四之年,归属于老年人的范围。如果,以早先的习俗,一过六十岁的花甲之年,就算是进入老年人的行列。那么,我已经进入了十四年之久了。大唐著名大诗人杜甫在《曲江二首》中早已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人活到七十岁就已经是长寿了,且,当时的人很少能活过七十岁的。而今天,人们常常说:人生七十不稀奇,活到八十多来西,年纪九十一大批,百岁老人上千计。这一段打油诗,充分说明现代人的寿命绝对是延长了。特别是上海人的男女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了八十三点二四岁,成为全国最为长寿的地区。远比2023年中国人的人均期望寿命仅为七十七岁要高出一大截。上海人的人均期望寿命比全国人均期望寿命高出六点二四岁。

本月十七日中午,大学部分同学在南昌路59号科技会堂思南汇五楼聚会时,不少同学早已过了七十之年,但是,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完全不像老年人的样子。

刷存在感,并不是青春烂漫的年轻人的专利,也是不少精神矍铄的老年人的心仪。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出存在感,就是在微信互动中,也要体现出存在感。我的微信群中,有一位X先生就是特别喜欢表现存在感,几乎每天有事无事地会发送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内容无非是转发别人的文章或者其他可发可不发的内容。而且,发送的时间还蛮准时的,到了早晨一定的时刻,必定会见到这位老先生发送的微信。据说,这位老先生退休前曾经担任过某单位的领导,现如今,退而不休,以微信为阵地,乐而不疲地玩起了微信游戏,我真的是十分佩服这位老先生的意志和定力,坚持不辍地数年如一日地发布此类微信,我对这种刷存在感的做法,颇有点无奈和无言。但是,也没有什么妙计良方,只得由他去了。

  202312288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守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