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水”析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渊水,意思是深潭,或深潭之水。《尚书.周书.大诰》:“已,予帷小子,若涉渊水。”由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人合作撰写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新唐书.刘蒖传》:“兹心浩然,若涉渊水。”明代中期散文家、官员归有光《太极在先天范围之内》:“如明鍳设而妍媸形,渊水澄而毛发烛。”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潜书.居山》:“与之处数日,见其身如丘山,神如渊水。”
与渊相关的词语有:渊渊、渊渊穆穆、渊渊灏灏、渊渊浑浑、重渊、沧渊、察见渊鱼者不祥、澶渊之盟、澶渊、寸指测渊、丛雀渊鱼、魄渊、白渊、冰渊、不测之渊、鼻渊、赴渊、甘渊、桂渊等
渊渊、指深广、深邃。出自《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巍巍乎终则复始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揭傒斯《得程翰林扬州消息》:“渊渊贤达心,悢悢情内伤。”
渊渊穆穆,深沉庄严貌,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张居正《万寿无疆颂》:“圣道即天道,渊渊穆穆,为而不有,长而不恃,若是者,其德纯也。”
渊渊灏灏,释义为水深广渺貌,比喻文章气势雄浑壮阔。
渊渊浑浑,水奔流状。比喻文章风格的浩阔雄健。
重渊,意思为极深极低处,出自《庄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后遂以重渊指深渊。
沧渊,犹沧海。也指深潭。
察渊鱼者不祥,往往与恃天机者不仁搭配,组成新的短语。意思是,能够看清深水游鱼的人不一定有好运。这种看清,可能源自于过人的视力,也可能是源自敏锐的洞察力。然而,不论原因如何,这样的能力往往伴随着一种潜在的危险。因为深水游鱼的存在,可能会引来同类的嫉妒和敌视。
澶渊之盟,是北宋真宗与辽国签订的一项条约,结成了澶渊之盟,换回了一百多年的边境和平。
澶渊,中国古代湖泊名,也叫繁渊。故址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春秋卫地,《春秋.襄公二十年(公元前553年)》:晋齐等诸侯“盟于澶渊”,即此。历史上北宋与辽国的“澶渊之盟”也发生于此。澶渊,还是古邑名。约在今安徽省萧县和砀山县之间。
寸指测渊,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学浅不能探明深刻的哲理。语本秦末汉初儒生孔鲋《孔丛子.答问》:“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蒙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丛雀渊鱼,意思是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驱赶到敌人方面去。出自孟轲《孟子.离娄上》,文曰:“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鹯,zhan音,阴平声。义猛禽名。又名“晨风”。形似鹞,羽毛黄,捕食小鸟。
魄渊,意思是指月亮。魄,通“霸”。
白渊,神话中的渊名。
冰渊,意思是薄冰和深渊。喻指处境危险。
不测之渊,意思是难以预料的深渊,亦以比喻危险之地。出自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过秦论》,原指黄河。
赴渊,意思是嫉浊避世。出自《庄子.刻意》等文献。解释相传殷末人申徒狄不忍见纣乱,抱石投河而亡。后遂用为典,以“赴渊”谓嫉浊避世。
甘渊,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甘水之闲,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现代作家、神话学者袁珂校注:“所谓甘渊、汤谷、穷桑盖一地也。”
桂渊,意思是指科场。唐朝大臣陈元光《示珦》,诗曰:“恩衔枫陛渥。策向桂渊弘。”
深渊,意思之一是,深潭。意思之二是,特指海渊。意思之三是,比喻险境。意思之四是,比喻无法摆脱的困境。
由渊水,拉拉扯扯地说了那么多的话,难得诸位耐着性子看完。谢谢啦!
2023年12月26日1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