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析

标签:
文化 |
试水,有多种意思,第一种义项是指试探水的深浅缓急。明代官员、著名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持篙试水,偶得浅水,弃了筏子,跳上岸来。”第二种义项是指品尝茶水。北宋官员、文学家、思想家、诗人王安石撰作《寄茶与平甫》,诗曰:“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第三种义项是,引申为尝试。长征期间,担任周恩来副主席警卫员的魏国禄在《随周副主席长征》一文中写道:“(周副主席)叫人先下去试水。试水的同志走到河中间,水已齐胸,不但水急,而且河底淤泥下陷。”第四种义项指在某种社交场合,说“试试水”,可能意味着试探社交群里的潜在客户。第五种义项指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遇到一些难以认识或辨别的事物时,可能会说“去试一下水的深浅”,意思是指这个行业可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或事物需要试水探测。
此外,在中医中,试水为病症的一种名称。出自宋代妇产科名医陈自明所著《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难论第一。指妊娠末期或临产,胎水早破者,或胎水破而未生者。亦称试月,包括试水症。清代名医周登庸《续广达生篇》:“胎未足月,先破水衣而腰不痛,名为试水,又名试月,非正产也。”清代名医刘斋甫《妇科三字经》:“试痛或破水者,名试水,可与八珍汤加杜仲、故脂,以安其胎。”清代名医高淑濂《高淑濂胎产方案》:“浆水点滴微来,名曰试水。此时儿方转身,且莫仓皇,并禁稳婆将手入探腹上揣摩。直到腹痛如折,眼中火出,水破林沥,儿逼产门,方可坐草,用力送之,小孩自来。”清代名医张璐《张氏医通》卷十:“胞衣破,儿未下,谓之试水。”
另外,在工程建设中,试水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竣工之后,对于有防水性能要求的建构筑或其构部件应进行试水试验,通过将建构筑或其构部件置于富水环境至特定时长,以观测其防水性能的方式来检测建构筑物或其构部件的防水性能。通常房建、土建或装修阶段,规定的部位均应进行试水试验,以保证工程的防水质量,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寿命。
有如下的汉语成语可以用试水来表示:一为,新硎初试;二为,发硎新试;三为,小试锋芒;四为,小试牛刀;五为,屡试屡验;六为,日试万言。这些汉语成语都可以用来描述尝试、探索或体验新事物的情况,其中,“小试锋芒”尤其被人经常用来形容初露锋芒或刚开始尝试。
试水,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常常被用来表达某项改革开放的政策、方针、策略、措施和方法的尝试,把它们说成试水。确实如此,我国几乎所有的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都要进行试水,必须经过试验,获得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后,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试水,如此循环反复,直至成功为止。人们把这种试水性的试验,往往称之为:“先行先试”。譬如,上海经常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试水的先行先试区,进行各项改革开放的试点或试验,然后,获得成功,再推向全国各地。能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未来“试水”,是上海的荣耀和光彩。在未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继续试水,是上海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上海人民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做出的奉献。
以上有关试水的文字,是不是也可以视作一次作文的试水,即在文字的海洋里试水遨游,看看我的水性究竟若何?
2023年12月20日12时4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