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记

标签:
文化 |
文/缪迅
进入老年阶段,身体健康出的状况总是会“按倒葫芦浮起瓢”似的没个消停,比如我这一口使用了60多年的牙齿,也终于到了要修修补补的时候了。
8月10日,我在五角场万达广场B座的爱康国宾做了一次年度体检,口腔科的检查报告显示我的牙齿实在是有点一塌糊涂,具体的不说了,总的情况是牙齿与牙体缺损、牙结石、牙龈红肿且萎缩。于是我想,也该去三甲医院的口腔科复诊一下,治一治,至少要給牙齿做个保洁,彻底地洗一洗吧。
9月25日,我骑着电瓶车来到岳阳医院大柏树院区。这几年,岳阳医院是我去的最勤的三甲医院。去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因做肠镜查出肠内有一块“无碍大局”的小息肉,肛肠科医生非要我在岳阳医院住了四天三夜不可,再做一次肠镜时做了息肉摘除手术,消除了“隐患”。如今,岳阳医院大柏树院区新的门诊大楼落成使用,患者就诊环境的舒适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挂好号,坐电梯到5楼,迎面便是口腔科。机器上签到拿号。就诊的人不多,一会儿就叫到我的号。
来到诊室,将体检报告中的口腔检查报告这一页出示給付梦瑶医生,省却了一番口舌。付医生随即让我在治疗椅上躺下,打开灯光,细细地作了一番检查后告知我,还可以继续混混的牙齿就再混下去,让它们站好最后一班岗。但需要洗牙和拔去一颗牙。我同意,于是付医生开出了好几张验血单,让我去彻底地把血验一下,粗粗看一下,验血项目居然多达44个。我问,就洗牙和拔一只牙,需要验那么多血指标吗?回答那是必须的,要确保病人没有得那些骇人听闻的毛病(我就不写出来了),还得确保不发生洗牙或拔牙过程中出血且难以止住血的情况。
好吧,马上缴费并下到一楼的化验室验了血。付医生关照,10月6日上午8:45分来医院复诊并洗牙和拔牙。
10月6日是这次中秋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吃过早饭,骑车来到医院,先去化验室取出五张化验单再挂好号,来到五楼的口腔科签到,即来到510诊室,付医生没别的病人,就等我来了。
我拿出化验单,指着其中的一个“C蛋白反应”问,这个指标超了正常值一倍要紧吗?她说不用担心,这显示你身上某一处有点炎症而已,不影响洗牙和拔牙。我说,那么我就洗牙吧,不打算拔牙了,让它继续上岗直到自然脱落、寿终正寝。付医生说也可以呀。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二次洗牙。第一次洗牙是十年前在欧阳路上的虹口区牙防所。真的是“十年洗一回”呀。她说,到了你这样的年纪,至少应该每年洗一次牙。
OK,我自觉地躺在治疗椅上,把眼镜摘下来,付医生将身围兜给我围上,然后让我漱口并张开嘴巴, 洗牙的过程开始了。
一开始是从外侧开始,从前到后。洗牙的感受不是那么舒适,一直张大嘴巴怪累的。还真的需要点意志力、克制力和忍耐力。嘴张着张着发现要闭上了,还得使劲再张大点儿。
付医生并无助手,全程一人操作,还不时地问上我几句,平时吸烟吗?刷牙是用硬毛牙刷还是软毛牙刷?还说我的牙齿有点“七撬八裂”的,空隙有点大。我口里含着水,没法回应,只能含糊回应或用手示意。
清洗完牙结石之后,依稀察觉到,付医生给我做了一点打磨,中途好像是要蘸水还是蘸研磨膏,感觉有点牙膏的味道。这种时候,躺在治疗椅上的我脱口就叫“奚医生,谢谢呵。”不对,应该叫“付医生”呵。奥,我脑子里很“无厘头”地闪过“奚梦瑶”这个星二代的名字,一时,“付奚不分”了。我随即自我纠正并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我说,付医生您的名字和某个明星一样一样的。付医生说,是嘛,是有人跟我说起过。 半个多小时后,这牙总算洗好了。付医生让我起来漱漱口,然后开出单子让我付费。总费用240元,自负80元。
有一句讲一句,洗完牙确实不一样。牙缝感觉变得明显了,牙齿明显就是干净了不少,仿佛焕发了新生。
付完费,我即走出医院,骑车到附近腾克路上的“小桃园”,买了一碗咸豆浆和一客素菜小笼开吃,就算是午餐了。
回家路上盘点起自己这口牙几十年来的“治疗史”。印象犹深的是1995年8、9月时在新华医院口腔科做种植牙。
那时候,可是“公费医疗”时代啊,看病只要亮出自己的那张公费医疗卡,就诊、治疗、手术或配药都无需花钱。那时,我上面一排牙齿中有一颗牙摇摇欲落。给我看牙的那位中年医生姓钱,看得出很有经验。经过一番检查,他建议拔掉这颗牙后种上一颗种植牙。那可是不要钱就给种上的种植牙呵。我当然欣然答应。
过了几天后,钱医生給我作了这个种植牙手术。然而很遗憾的是,我不太严格遵照医嘱,不知是吃饭时不小心呢还是喝水时不注意,没过几天,这颗刚刚种上的种植牙居然有点松动。没办法,我又来到钱医生那里,钱医生检查了一番后,看得出他有点不高兴。他说,我做种植牙做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种植牙松动的事。你是第一个。没办法,只好拔掉了。我就不上麻药了,你忍一忍。说着,他手持一把拔牙的钳子,一使劲就把我的这颗种植牙拔下来了。我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但也不好说什么,谁叫我这么不走运呵。
之后,我上面这排牙的这个“牙位”一直虚位以待。直到八年后,单位门诊部口腔科的李医生会同从一医口腔科来的那位“资深口腔医生”给我解决了这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办法是依托左右两侧的牙,給中间缺着的牙位种上牙冠。这差不多是化了种三颗牙的代价。总算是解决问题了,花了1800元还是值的。 在这之前,我的几颗门牙也有缺损,颇影响观瞻,且说话有点漏风。在李医生那里做了烤瓷牙,效果不错,20多年过去了,至今还安好无损的装点着我的“门面”。
如今,去医院看病,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其实,人到老年,这也是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保持比较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还真的是离不开医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