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议事的释义是,商讨官方的事务;商议公事。度事,衡量事情的轻重。
商讨官方的事务;商议公事。即议论商讨公事。
议事,出自《书.周官》:“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孔子四十六代孙、南宋官员、学者孔传:“言当先学古训,然后入官治政。凡制事必以古义议度终始,政乃不迷错。”宋末元初学者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鲁宗道为参政,尝与宰执议事,时有不合者,宗道坚执不回。”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这黄文炳正在府里议事,听得报说了,慌忙来禀知府。”《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扑天雕两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次日再备筵席,会众商量议事。”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卓疾既愈,入朝议事。”《三国演义》第二八回:“策观书大怒,斩其使,遣人假意请许贡议事。”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州吁命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锺,候问石碏,即征碏入朝议事。”碏,音que,去声。仅用于人名。清末民初小说家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冯主事略略放心,约定他们后日议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吴组缃《山洪》二:“老板?老板没回来。在区里议事呢!”
度事,衡量事情的轻重。议,通“仪”。《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注:“议读为仪;仪,度也。制,断也。谓度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其罪。”此说详见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述闻》。明代学者陈继儒(一说陆绍垳)创作的小品文集《小窗幽记》集醒篇之三十三:“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现今,人们时常说议事规则。其实就是有关政府机关、政治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召开的重要会议,明确如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等、特殊的召集程序及方式的相关制度。
议事规则的主要内容,一是,制定议事规则的依据和基本原则。二是,议事会议的举行。包括会议由谁组织和召集,会议的形式和有效法定人数,会期和会议周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举行临时的会议或特别会议等。三是,会议的组织机构。包括会议所设组织机构的名称、职权、组成人员、分工、下设部门、任期、产生办法和程序等。
制定议事规则的原则。一是,可靠性原则。参与者应诚信地发表意见,并提供可靠的信息。二是,公正性原则。每个参与者都应平等地参与讨论,不管什么人都没有特权,不偏袒任何一方。三是,尊重原则。参与者必须尊重其他人的意见和主张,不胡乱批评或恣意贬低任何人。四是,保密原则。与会者应确保讨论内容的保密性,不向外界透露有关的信息。五是,足够时间原则。应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讨论所有的议题,并给每个参与者有权力和机会发表意见和建议。六是,多样性原则。应鼓励不同观点和看法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七是,诚恳原则。参与者应提出真实和坦率的意见和建议,并避免玩弄小聪明或发生违规违纪的行为,以致于造成会议的停顿、挫折或流产。
2023年9月13日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