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我的老母亲,几近九旬时,还会夸奖别人。常用的字眼就是“懂事”二字。迄今,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句“红英,懂事!”那是2011年11月10日到13日期间,我与母亲的亲侄女前霞的大儿子杨庆军、媳妇何琴、前霞的女儿杨红英、女婿陶飞等人,前往湖南省岳阳市监狱管理局,探望前霞的小儿子杨庆勇,他时任岳阳监狱的狱警。归途,路过扬州市仪征区新集镇杨红英家中时,红英将自家饲养的两只鸡、种植的高杆青菜、大米等物,让我带回上海,给她的姑奶奶——我的老母亲享用。回到上海后,我立马赶到母亲的住处,送上红英的礼物。老母亲连声地说道:“红英,懂事!”
懂事,这个词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就是学会理解别人的时候,体谅别人的良苦用心,就是分挑别人的担子。”网络释义为“了解别人的意图或一般事理。”
懂事这个词的出现,似乎总是与年龄相关,但,懂事好像又不完全适合与年龄一块出现。人们常说,从小孩子时就被父母精心教育,长大了,应该懂事了。那么,从小孩子时,未被父母呵护教育过孩子呢?难道他们就不懂事了吗?
有人说:“撒娇的女人命最好,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那些懂事的人,从来不会在别人的面前流泪,表现出听话和顺从,却未必会因为这种懂事而获得更多的尊重和爱护。
所谓懂事,说到底,只不过是隐藏了自己的情绪,去赢得别人的欢心和赞赏。当你努力地让别人感到愉悦和快乐时,却忘记了,最需要愉悦和快乐的则是你自己。
一个懂事的人,不会轻易地在别人的面前泄露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着缄默和尊严,久而久之,大家就会习惯性地忽略你的感受,乃至你的存在。
而当懂事这个标签,像狗皮膏药一般紧紧地黏贴在你的身上时,似乎,在所有人的印象里,你就应该是个懂事的那个人,遇到任何矛盾或损失,都应该是你退让或承受,你的喜怒哀乐理所当然地被人忽略和轻视了。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懂事”二字,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也的确如此。
每天清晨,人一觉醒来,感受到的便是生存的压力,压力山大啊!让人片刻不敢停歇,只有不停地努力,不断地奔跑,才不会被社会的激烈竞争所淘汰,也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生活的压力,磨平了你的棱角,曾经锋锐的利齿尖牙,再无明显的踪迹了。面对领导,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面对同事,和颜悦色,不敢与其针锋相对。面对长辈,孝顺善良,不敢有些微的不敬。面对爱人,百依百顺,不敢说出一个“不”字。这样的懂事,一定活得很吃力吧?也很辛苦吧?事实上,世上是没有什么人会捧着你的,哄着你的,你只能懂事,适应世界和潮流。这正应了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夸赞李铁梅那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唱词。
一个看着懂事的孩子,都有着他们的年龄本不该有的早熟和顺从。他们表面上和善和体贴,说什么都行,那不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毫无需求和希冀,而是压根儿不敢抵牾或索取。他们不是不想,只是害怕遭到拒绝或惩罚,更害怕会因此失去自己现有的安全感,尽管这种安全感也是相当薄弱的。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说过一句话:“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因为缺乏安全感,他们才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因为没有退路,所以他们不得不逼迫自己坚强。懂事,是他们最后的武器。懂事,也好像是插进他们心里的一把利刃,绑架着他们的童年、少年......,乃至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人们总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没人疼。实际上,那些过于懂事的孩子,总是安静乖巧得让人怜悯和心疼。大人总是喜欢懂事的乖小人,不太喜欢吵闹的调皮蛋。因此,社会上,造就了一大批懂事乖巧的好孩子,好儿童。
懂事,还被韩国人拍成了电影《懂事》。被中国内地男歌手侯磊、女歌手黄霄云分别演唱为歌曲《懂事》。被昵称迟鱼顾渊by一意咕行的作者写成了鸽小说《懂事》。
2023年8月24日4时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