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偶事

(2023-08-04 17:32:07)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写作事系列随笔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偶事。偶事,并不是偶然、偶尔、偶而、偶发、偶或的事,而是两个、双对的事。所谓偶事,也即成双成对的事字词语。譬如:大事和小事;好事和坏事;多事和少事;前事和后事;难事和易事;国事和家事;成事和败事;红事和白事......

据查,偶的本义,一为,雕塑的人像。二为,双;成对(与奇字相对)。三为 ,夫妻中的一方。四为,副词。不经常的;不是必然的。偶还是中国的古老姓氏之一,当代新华社高级记者偶正涛,系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人,据其本人自述,他的偶姓是从陕西省汉中市偶寨迁徙至此。偶字在刘安《淮南子.缪称》和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等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

偶用于名词,一为形声。字从人,从禺。禺亦声,“禺”为“遇”声,义为“照面”、“碰头”。“人”与“禺”联合起来,表示“照面者”、“镜像人”。照面者,本指:某人的照面。镜像人,本指:某人的镜像。特指:仿照某个特定人形而制成的木偶、泥偶、俑偶等。泛指:人形的玩具、玩具娃娃。需要注意了解的是,日本有专门制作人偶玩具的商店,每逢大选或重要节日,这种商店会推出热门候选人或出场主要人物的玩偶,供顾客选购。

汉语中有“偶像崇拜”一词,就是指佛教对释迦牟尼佛像的膜拜。但是,也有些宗教没有偶像,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二为,相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俑,同本义,偶,相人也。按,相人者,像人也。刘安《淮南子.缪称》:“鲁以偶人,而孔子叹。”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见偶人与偶人相与语。”

三为,头偶:偶戏(木偶戏)。

四为,伙伴;同伴;与人共处。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偶事

五为,对偶。如:偶句、偶对、偶辞、偶俪、偶属、偶章、偶倡等。

六为,偶方,中药方剂名称,七方之一。指药味合于双数或两味药合成的方剂。亦指两方相合而成的复方。

七为,形容词。偶字在广东恩平话中,有傻,白痴,有毛病的意思;亦有当别人做错事,骂人时用偶,如:“你偶噶莫?”

偶用于动词。一为,配合。《周书.君奭》:“汝明朂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朂,音序,去声。音同“勖”。义:勉励。

二为,匹对;配偶。清末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革命烈士林觉民《与妻书》:“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三为,婚偶;丧偶;偶成(配成婚姻);偶配(结成配偶);偶婚(即对偶婚)。

四为,迎合、投合、适应。如:偶世(投合时世);偶俗(迎合世俗);偶时(适应时势);偶变投隙(投机取巧)。

五为,假借为“遇”。遇合,得到赏识。出自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偶用于形容词。通“耦”。双数。与“奇”相对。如:奇偶检查;偶年(逢双的年份)

偶用于副词。一为,相对。《荀子.脩身》:“偶视也先俯。”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言《诗》《书》者弃市。”

二为,偶视(相对而视);偶坐(相对而坐;同坐;陪坐);偶言(相聚议论)。

三为,偶然;偶尔。如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周容《芋老人传》:“偶命厨者。”清代杰出政治家张廷玉《明史》:“偶陈戏乐。”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四为,偶兴(偶然产生的兴趣);偶一(偶或;偶然);偶成(偶然成功);偶发(偶然发生);偶题(偶然而题)。

用于对偶。如:偶句(对偶的句子);偶对(指诗文的对偶);偶辞(对偶的词语);偶俪(骈体;对偶);偶属(连缀句子,使之成为对偶);偶章(可以比并的歌词)。

由偶事,生发出如此林林种种的偶字言论。虽则,有着离题之嫌,但是,也是一次学习研磨的机会,趁此,也掌握了不少先前不曾了解和不够熟悉的知识和道理。这也是一件大好事,与我裨补甚大也。

2023847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愁事
后一篇:料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