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力挽雕弓射天狼——唐宋词名篇品赏之四十三

(2023-06-01 06:21:12)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苏东坡写有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词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的大意是,姑且抒发一下青年人的豪情,左手牵黄狗,右臂架苍鹰。戴着锦帽,穿着貂裘大衣。带领大队人马,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满城传说太守要去打猎,大家都争着去看。太守说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就像三国时的孙权一样。酒喝得非常畅快,胸襟仍很开阔,胆气更加豪爽,就算头发白了些,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皇帝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去云中郡,把边防的大事委托给太守魏尚呢?我将像魏尚一样,把弓拉得如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方,打击入侵者。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豪迈雄健,一个“狂”字贯穿了全篇。接下去的四句,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表现了猎者威风凛凛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英姿。随从的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十分壮观的出猎景象。为报全城士民的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的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的“狂”劲和豪兴来。

力挽雕弓射天狼——唐宋词名篇品赏之四十三

上片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转虚,进一步摹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激情洋溢了。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加畅爽,兴致更加浓厚。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循此,词人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词人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大宋朝廷能像汉文帝指令冯唐持节去赦免云中太守魏尚那样,对自己委以重任,派其赴边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地抗击西夏和辽国的侵扰。对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三句的理解,有人认为苏东坡在这里是以天象入词,指北兵入侵之时,自己虽不能临阵退敌,仍不失慷慨意气,笔者认为这种理解符合词意,是对的。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老夫:作者自称,东坡时年四十。聊:姑且,暂且。狂:狂妄。左牵黄:左手牵着黄犬。右擎苍:右臂托起苍鹰。锦帽:锦蒙帽。貂裘:貂鼠裘。锦帽貂裘是汉代御林军的装束。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像卷席一般掠过山冈。千骑,形容从骑之多。卷,席卷。平冈,指山脊平坦处。为报:为了报答。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宋代称知州。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酒酣胸胆尚开张:酒意正浓,胸怀开阔,胆气豪壮。尚,更。一说还,尚且。鬓如霜:鬓发略微有些发白。霜:白的意思。持节:带着皇帝的符节命令。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云中:秦汉时郡名,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冯唐:汉文帝时人。他曾向汉文帝陈说云中太守魏尚征战有功,不应当为一点小差错(报功时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有些不符)就治魏尚的罪,而应免罪赏功。汉文帝采纳了冯唐的意见,并派魏尚担任云中郡太守,还把冯唐升任车骑都尉。事见《史记.冯唐列传》。苏轼此时任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会:应当。挽:拉。雕弓:弓臂上雕镂花纹的弓。一说“雕弓”指星官,即天弓“弧矢”星,就是对付“天狼”的。《史记.天官书》:“弧九星,在狼东南,天之弓也。以伐叛怀远,又主备盗贼之奸邪者。”《晋书.天文志》:“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又:“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满月:形容弓弦拉开时,形状像圆月一样。西北望:天狼星在弧矢星的西北面。天狼:星名,亦名犬星,在南天,象征侵掠。《史记.天官书》载:“狼比地有犬星,曰南极老人。”这里代指辽和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此篇囊括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韵调铿锵,场面热烈,情豪志壮,气势雄浑,境界开阔,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描写出猎之行,抒发兴国安邦之志,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了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雄风和豪气。这是东坡对温(庭筠)柳(永)为代表的传统词风的叛离和挑战,他以“揽辔澄清”之志,写慷慨铿锵之词,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使词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凡是可以写诗的内容,无一不可以入词。词至东坡,其体始尊,从此词与诗并驾齐驱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承认和确定。从这个角度看,东坡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意义。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任知州,政治处境不太好。一次偶然的围猎活动,激发了作者少年时期就有的立志报国的豪情,遂创作了此词。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的性质。

  2023615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