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泪与孤帆——唐诗名作欣赏之五十六

(2023-04-20 15:17:38)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有唐一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写有一首《早寒江上有怀》,诗曰:“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的大意是,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大雁阵阵行行地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面上分外寒冷。我家就住在襄水的拐弯处,相隔遥远的楚地,天上的云海一片茫茫。思乡的眼泪在客居异地时已经流尽了,遥看天边缓缓归来的孤帆,风烟弥漫,欲向村民询问渡口在何处?茫茫的江水在夕阳下一阵阵地荡漾。

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雁南度:大雁南飞。南:一作“初”。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境内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襄:一作“湘”,又作“江”。曲:一作“上”。楚云端:长江中下游一带云彩的尽头。云:一作“山”。乡泪客中尽:思乡的眼泪已流尽,羁旅的生活无比心酸。孤:一作“归”。天际:天边。一作“天外”。迷津:迷失于渡口。津,渡口。平海:宽广平静的江水。漫漫:水势浩瀚无涯的状貌。

乡泪与孤帆——唐诗名作欣赏之五十六

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来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值晚秋,天气已经相当寒冷了。睹物伤情,不由地想到了故乡,引落了思乡的泪水。再加上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是为隐逸,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欲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和矛盾的。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一联是说,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劲吹,秋色萧疏,因而,江面上分外地寒冷。第一联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的事物,点明季节和天候。木叶渐下,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暮秋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足以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加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天气的凄清和凛冽,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风劲霜凝,天寒地冻,活画出一幅秋末的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很容易引发悲哀的情绪,这是一种“比兴”的手法,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比兴,使得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襄水”,亦即“襄河”。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迂回,所以,诗人以一个“曲”字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距离遥远,而且,还表明了两地隔绝,难以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极度的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路途之远(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姿态,可望而不可即,也能显示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此句看似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锻字炼句之妙、造意蕴旨之精的。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那么,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自己思乡得泪水涟涟,而且家人也在盼望着自己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令诗人无限向往家乡和思念亲人,由此,作者思乡的感情,抒发和展现得更为急切和强烈了。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津:渡口。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也称江为海。最后两句是说,风烟弥漫着去渡口的道路,茫茫的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迷津欲有问”,是化用《论语.微子》中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坚决的隐者,而孔子则是个积极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亟望从政。孔子与弟子的一番争执是双方关于隐居和从政的分歧和冲突。如今孟浩然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是到长安应进士举),境况颇与当年的孔子相似,瞻念前途,希望渺茫,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晦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能够烘托出作者迷茫惆怅的心情。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的痕迹。第二联两句指明了襄阳的位置,信手拈来,就地相偶,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吻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心意和前路迷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浩浩荡荡的黄昏江景之中了。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孟浩然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二十一年(729)至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再次周游吴越。这首诗当作于两次游览长江下游时期的某一个秋天。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故又被人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世俗,修身归隐终身。曾居于鹿门山。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举座倾服,众人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造诣,后人把他与盛唐另一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202342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