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心与玉壶——唐诗名句欣赏之十六

(2023-04-07 18:49:47)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芙蓉楼送辛渐》,诗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实,它还有一首姊妹篇《芙蓉楼送辛渐.其二》,诗曰:“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但是,其二的名气始终不如其一大,甚至,不少世人竟然不知道有其二的存在,可见其一涉世影响之大,传播范围之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于我而言,也确实喜爱其一,特别是末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令我终生难忘,它伴随我度过了漫长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但,知道此诗,却不是从王昌龄的这首七绝起始的,而是从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冰心先生的作品中得悉的。在冰心先生的《繁星》《春水》等散文名篇中,我读到了让我神魂颠倒、喜爱备至的现代散文诗,刻骨铭心,隽镂毕生。尤其对谢婉莹女士的笔名冰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踪朔源,竟然得知冰心二字源自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及至后来,读了胡云翼先生编辑的《唐诗一百首》,更加深入理解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內涵。于是,常常以这句诗,用来比喻我与朋友之间的情意,表达自己渴望真情实意友谊的夙愿。

冰心与玉壶——唐诗名句欣赏之十六

而,在唐代诗人之中,王昌龄赖以出名的却不只有这二首诗。特别著称的则是他的《出塞二首》,其一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二曰:“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这二首诗中,一般选家只选其一,不选其二。实在是因为其一格外出色,力压了其二。以致于,千多年来,普通读者仅仅知晓其一,而不知道其二。像我这样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的文学学士,也不明就里,只是知悉有其二,并没有专心追溯并精心阅读过它的原诗。

说句实在话,王昌龄《出塞二首》中的其一确实比较其二要精妙绝伦,且,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也难怪古今读者眼光挑剔和独到,尤为喜爱之,吟诵长远,始终不辍。

王昌龄《出塞.其一》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高攀龙曾经推奖其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说诗啐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今人犹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高常侍,即高适,字达夫。生于704年,卒于765年。沧州渤海(今河北省景县)人。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后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擢谏议大夫,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另,参加征战安史叛军,解救脽阳之围。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侯。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追赠吏部尚书,谥号为忠。作为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唐代“边塞四诗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

2023435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