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山与万径——唐诗名句欣赏之十二

(2023-03-31 07:14:34)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昨儿,写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散文名篇《小石潭记》的欣赏,今儿,又起意写柳宗元的诗歌佳作《江雪》的欣赏。

柳宗元有一首流传甚广甚久的五言绝句《江雪》,诗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被列入部编小学教材二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本。诗的大意是,千里的山峦上翥鸟都没有了,万里的道路上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只有在江上的一艘小船上,有个披蓑衣和戴斗笠的老渔翁,正在寒冷的江水之上孤独地垂钓。

《江雪》是诗人柳宗元描述冬天江上景色的一首山水诗。它在人们的眼前呈现出一幅冰天雪地、寒江冷波,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渔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的情景。

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所写的,他借寒江独钓的老渔翁的形象,隐约曲折地抒发了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不媚权贵、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诗歌并不晦涩难懂,只需作少许的释读,便可理解。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绝:一只也没有了。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都看不见飞鸟的身影。径:小路。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人踪灭:没有人的丝毫踪影。蓑笠翁:穿蓑衣、戴斗笠的老渔翁。

千山与万径——唐诗名句欣赏之十二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所写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借物抒情的名篇,作者用极其精干洗练的文笔,勾勒出一位老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性地概括了柳宗元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独具匠心,很有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阔浩邈显示出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出老渔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静谧冷肃烘托出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渔翁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真实写照。

此诗是一首押仄韵的五绝,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渔翁独处寒江孤舟,缄默地垂钓。但是,仔细品味之后,这绝、独、孤、寒等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很是奇特,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等手法,不遗余力地塑造了一个老渔翁的形象,让人联想绵绵,浮思翩翩。

首先,这首诗创造了寒峭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老渔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钓鱼。“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脱离纷扰,甚至,揭示出他的清高却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这种意兴不足以揭示心中的块垒,又为老渔翁精心设计出一个更加辽远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四围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的、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老渔翁孤坐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老渔翁的心境该是多么地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的笔法,极力描绘老渔翁所遇的天气和景物,淡笔轻涂,仅仅数语,便点染出峻峭清冷的外界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上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经评论说:“清峭已绝”。明代官员、文学家、诗人顾璘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这二人所指,大略是就这首诗境界的出类拔萃而言的。

其次,这首诗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屈服,不愿沉沦,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晚唐诗人郑谷曾经作过一首《雪中偶题》,诗曰:“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平平,更乏深邃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北宋大文豪苏轼批评郑谷的诗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诗的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的“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抒发。“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互沁,水乳交融的最高境界了。人们都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但始终保持着一种郁闷而又顽强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门撰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显示出他当时极为孤苦寂寞的心境。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地展现。这首诗中的老渔翁的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坦然。其风骨、其气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与柳宗元大约同时的诗人张志和所作《渔歌子》,诗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造境吟诗专门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的本质却与张志和截然不同,柳氏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足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他的诗作随境造语选取深冬寒凉之际,可见,人的心境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还有凄清孤僻的另一面。此外,柳氏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风格,个性尤为鲜明和突出。

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直指江雪,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老渔翁的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明“寒江雪”三个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转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茫茫高天,皑皑大地,柳宗元这首诗的悠远广邈的境界非常吸引人哟!

20233315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