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知道春色,是从春色满园开始的。年少时,作文春天,往往使用春色满园来描绘春天的旖旎景色,用来形容春色多么明媚,多么绚美。春色满园,意思是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情形。
后来,读到南宋中期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曰:“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才了解春色满园出自叶绍翁的七言绝句。及至,读及北宋初年诗人宋祁的《木兰花》,诗曰:“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叶绍翁别出心裁地将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化用成“一枝红杏出墙来”,由闹春意的“枝头”所有的红杏,减少为单独的“一枝红杏”。由“红杏枝头春意闹”,变成为“一枝红杏出墙来”,数量虽然稀疏了些,形象虽然单调了些,但,却也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内涵。两者各有千秋,形象俱为独特,意境分显精邃,让人觉着唯美之极,欣赏之余,仍然回味无穷。
由此可见,诗不在繁,而在简,不在长,而在精。简明扼要,短小精干,就为好诗,便为佳作。诗言志,歌咏言,作者只要把心中的意旨表达清晰明白,让人触觉到诗的韵味和蕴藉,则值得反复地歌吟和诵读。否则,味同嚼蜡,佶屈聱牙,干瘪晦涩,无法卒读,那就不是好诗佳作了。
春色,意思是春天的景色。喻指娇艳的容颜;也喻指喜色;还指脸上的红晕。
所谓春天的景色。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都。”唐代大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里的“春好处”,即“好春色”。现代作家老舍《二马》第五段四:“春色越重,他心里身上越难过。”
所谓喻指娇艳的容颜。北宋词人柳永《梁州令》:“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明代戏剧家杨珽《龙膏记.开阁》:“小女以蒲柳弱质,几萎秋霜,得赐龙凤膏,再生春色。”
所谓喻指喜色。北宋诗人陶榖《清异录.齿牙春色》:“娄师德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师德为齿牙春色。”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萧瑀闻言,倍添春色,知他是个好人。”
所谓指脸上的红晕。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与柴进四人,微饮三杯,少添春色。”清代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选优》:“看他粉面发红,像是腼腆,赏他一柄桃花宫扇,遮掩春色。”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第三九回:“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眼下,春天,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回头看,冬天的银装素裹变成了春天的婀娜多姿。向前看,草儿换上了绿色新装,花儿争先恐后地怒放。世上的一切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自然呈现出万物复苏,气象更新的景象。
写到此处,我不禁想起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折中,杨子荣所唱的唱词选句:“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让我们挥舞双臂,甩开大步,精神抖擞,热血满腔,踔厉奋发奔未来,迎来春色满人间。
2023年3月2日6时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