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聚

(2022-11-14 06:19:20)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冬,此字一般认为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绳子两端有结的样子,意为终结、终端,是“终”的初字。冬季是一年之中最后的一个季节,故“冬”,还指冬季。后来,冬,又由一年的最后一季引申为专指农历的十一月。

冬也用作拟声词,用于形容敲鼓的声音,用作拟声词“冬”的繁体作“鼕”,后“鼕”被简化为“冬”。

《说文解字》释读:“冬,四时尽也。”冬是指四季的最后一个季节。作为季节名词,在文献中,常被使用和记载。例如《尚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冬、夏同时列举,表示冬季和夏季。古汉语中冬与终,还可以见到互相通用的情况。现代汉语中,冬常被用来表示时令,与冬季相关的事物也都可以冠以冬来描述,例如冬雨、冬霜、冬雪、冬麦等等。

“冬冬”连用,则与冬天之义毫无关系,那是后起的象声词,如南宋大诗人陆游《二月二十四日作》,诗曰:“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可是,后来,人们又制造了一个上形“鼓”。下声“冬”的新形声字“鼕”,表示敲鼓的声音,但是,由于笔画过多,书写不便,因此,在汉字简化时,就把“鼕鼕”废除了,仍然用“冬冬”作象声字。

公历十一月七日,正是立冬日,十一月八日,又是下元节。今天,正是农历十月二十日。最高温度为15.3度,比昨天骤降10度,可以视为进冬也。冷风飕飕,寒意逼人。不少人的穿着已经由清凉改为厚实,增加了保温度。

十一月十二日晚间到十三日中午,我们华东师范大学夜大学中文专业8018位同学及2位夫人,共计20人,前往位于共和新路2750号的锦荣国际大酒店,参加了同学会的年度聚会。这次活动跨两天,一顿早餐、两顿正餐,全部费用250元。这次活动被我称之为冬聚。

冬聚

第一天晚餐,分坐两桌,举杯同饮,投箸搛菜,其乐融融,兴致勃勃。饭后,又集聚一桌,畅叙各自的情况。王俊敏同学娓娓道来他的感言,并赠送了他的第四本大作《脚步匆匆》。陈涟华同学介绍了旅居加拿大三十多年的概况。缪迅同学介绍了罹患重症的发现和治疗过程。张颖同学以简单的一句话“没事,就好”,鼓励所有同学。并转赠了不同届的同学祝君波的《祝君波再谈收藏》。我也简单地介绍了自2018年以来的写作情况:两部长篇小说 1542篇散文随笔,大约150万多字。

今日上午,部分同学游览了大宁灵石公园,暗云浓密的阴冷天气下,同学们依然开心地走游了公园。我因故没有参加游园活动,但,从他们发回的照片看,同学们欢声笑语,容颜冁然。北海湖清水荡漾,沿湖堤青枝绿叶,碧波翠树妍花衬托着同学们的愉悦和快活。都已经是七十来岁的古稀老人了,却嬉笑玩耍得像少年儿童,好像重回了童少时代,乐哉悠哉。我的心底,几乎立时涌出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真是一群新时代的老小孩哟,晚年生活幸福着呢!

  2022111320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会欣赏他人
后一篇:冬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