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醪

(2022-11-06 07:08:56)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醪,为何物?既然是酉字边旁,那么,必然与酒有关啰。酉,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是酒器,后引申指酒,又引申指成熟。《说文解字》第十四下(酉部):“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酹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属皆从酉。与久切。”丣,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后借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又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鸡”,还可以表示蓄水的池塘等。

酉,就也。就,高也。《律书》曰:“酉者,万物之老也。”《律历志》曰:“畱,孰于酉。”(畱,读音和字义,同留。)《天文训》曰:“酉者,饱也。”《释名》曰:“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

“八月黍成,可为酹酒。”黍种至农历八月而成,犹禾之八月而孰也。为酒多用黍也。酹者,三重酒也。必言酒者,古酒可用酉为之,故其义同曰“就也”。凡从酒之字当列(酒部),解曰“从酒省”。许合之,疏矣。


秋醪

醪,释义,一为,形声字。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汁滓混合的酒。二为,浊酒、如醪药(酒药);醪糒(酒和粮);醪酒(醪糟酒、米酒)醪醩(酒酿、江米酒);醪醴(醪酒、甜酒);三为,酒的总称。如醪膳(酒食);四为醪药,中药剂型之一,即药酒;醪馔(酒宴);醪纩(酒和丝绵,比喻饱暖之惠)。五为,醇酒。

秋醪,即秋日醸成的酒。晚唐诗人杜牧《醉眠》,有诗句曰:“秋醪雨中熟,寒斋落叶中。”为何古人大都言必秋醪,且,比较春醪、夏醪和冬醪为多,原因盖在于,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农户打下的粮食多为稻米、黍米、粟米等,可以作为酿酒的原材料。另外,也是为了犒劳自己和家人,农户只要有些余粮,就会自己醸酒,并于农闲之时,饮上一杯两杯的。实际上,醪酒大约相当于现在上海郊区的米酒,如崇明老白酒。我曾经到访过同事卫昌的崇明老家,就餐时,曾经喝下四平碗的老白酒,每碗大约四两。最后,醉醺醺地不知所以地离开了卫昌的家。

中国古代酿酒技术并没有发达到可以精酿的程度,所酿之酒多含细微的渣滓,呈现出浑浊的状态,所以古人称之为浊酒,而文言中则统称之为醪酒。各位可以从古典诗词中,可以得悉此话并非谬误。

晋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有诗句曰:“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北宋名将、词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有诗句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张孝祥《浣溪沙》,有诗句曰:“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戌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引用杨慎的词作《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有诗句曰:“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有诗句曰:“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的酒类,顾名思义,酒态呈浑浊状,故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小诗《问刘十九》,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酿的醪酒,因其在压榨时,采用相对稀疏的方法过滤,因此,酒醪中的发酵物会随着酒液一起渗透下来,这样采集而成的就是浊酒。浊酒的酒质较差,饮用这种浊酒,有时象征着苦闷忧郁的心境,表达出无可奈何的情绪。

在宋代之前,古人喝的都是酒精度数不超过十度的酿造酒。据说唐代的酒精度数仅为一度,还不如现在啤酒的度数。故所唐代大诗人李白能够“斗酒诗百篇”,酒量竟然达到了一斗,约合今日的四斤。武松到景阳冈打虎之前,喝了十八大碗的酒,约合今日的六斤。这样的酒量,不可谓不惊人。如果,喝得都是五十三度的高度酒,相信酒仙李白和打虎英雄武松,无论若何都要“躺平”于地,不省人事了。直到元朝前后,蒙古民族从阿拉伯人、波斯人那里学会了蒸馏技术,再结合中国传统的酿酒工艺,才酿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谷物蒸馏酒。至于今日所谓的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剑南村、泸州老窖、汾酒、西凤酒、董酒、郎酒、洋河大曲,直到元代之前,大都还没有生产出来,且,酒质没有如此醇正,酒味也没有如此佳美。即使,剑南村自称最早出于唐代,但是,那时的酒精度数根本不能与今天相比拟,纯属低度酒而已。

秋醪,正当时。诸位若有兴趣,不妨邀上一二知己、三五好友,携带精酿美酒,摆上一些海苔花生米、油氽豆瓣、干煎带鱼、上海三林猪耳朵等下酒小菜,小酌一顿,之后,醺醺乎、飘飘乎、悠悠乎、岂不快哉乐哉!

202211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