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射病

(2022-07-19 17:24:15)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热射病,以前叫重度中暑,或中暑高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是由于暴露在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体温调节失衡,以人体内部的体温升高(高于40度)、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表现为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并伴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临床综合症,死亡率很高。

根据国内外有限的调查资料,经典热射病在夏季热浪期间,人群发病率为17.6-26.5/10万,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大于60%;劳力型热致疾病患者中所占比列为8.6%-18%,合并低血压时,病死率大于30%

依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不同,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类型。另外,热射病可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

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一定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用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不降,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从而,耽误了治疗时间。

今年7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兴隆街道甫张村,一位名叫王建禄的建筑农民工因热射病倒在了收工回家的路上,被送医院后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不幸逝世。据悉,当天,他在工地上,冒着35度到36度的高温,连续工作了九个小时。王建禄之所以这么卖力地工作,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上大学挣学费。他的儿子今年刚刚考上大学。王建禄去世时,还不满56岁。他去年的工资还一直被拖欠着,临到去世了,都没有拿到。王建禄的女儿说,王建禄以前都在固定的工地打长期工,但一直拿不到工钱,听说打零工当天就能结工资,他才去的。不幸死于热射病。王嘉禄的女儿说:“我们一家人都很努力地想把生活过好,为什么命运却总是百般刁难?!”这样的事情,并不仅仅发生在王嘉禄一个人身上,也不仅仅发生在陕西一省。据报道,近期,浙江、四川、福建、江苏、河南等地,先后出现了热射病病例。包括王建禄在内,已经有多名劳动者因热射病死亡。

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头疼、眩晕和乏力。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型和非劳力型(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型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型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劳力型热射病,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的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分钟,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多脏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非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表现皮肤干热和发红,84%-100%病例无汗,直肠温度常在41度以上,最高可达46.6度,病初表现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和瞳孔对称缩小,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约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DIC,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治疗热射病患者,应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应用凉盐水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的丧失。有血液循环衰竭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热射病患者患病后果严重,死亡率高,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故需积极抢救。

农民工王建禄因为热射病的死亡事件,是非常典型的员工劳动保护案例。说明现在某些地方建筑工地的防暑降温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漏洞,因而,导致农民工因为高温酷暑,而倒毙在工地上。这是非常值得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施工单位引为重视的,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地的劳动者的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工作,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笔者退休之前,一直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现场,还是比较熟悉的。以前的工地上,防暑降温工作抓得还是比较紧的、做得还是比较好的,虽然,也有高温酷热,但是,却很少发生热射病现象。

202271916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