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莫当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万夫莫当,形容非常勇敢。万夫:一万人。莫:不能。当:敌,抵挡。与“万夫不当之勇”相同。万夫莫当的近义词还有:万夫不当;万夫莫敌;一夫舍死,万夫莫当;一夫拼命,万夫莫当。
万夫莫当,出自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小说家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吾闻公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该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英烈传》第二十八回:“从古说得好:一人拼命,万夫莫当。”
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写剑门关,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守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极强。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是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其中,就用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八字词汇。以至于,以后形成了“万夫莫当”的四字成语。
在冷兵器时代,作战全靠大刀长矛,稍微远程的则靠弓弩,那也不过百把米的距离。因此,地势之险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故所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在现代战争的情况下,依靠大炮、火箭、导弹的攻击,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就能将远在上百乃至上千公里之遥的敌方坚固的战争要地以致命的击毁,甚至,连人都没有看到,战斗就已经结束了。眼下正在进行的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就是这样的形态。
而在古代,现代化的武器还没有发明出来时,战争就是依靠冷兵器进行的。全都仰仗将士的奋勇拼杀,浴血鏖战,才能获得战斗的胜利。甚至,两军对垒,摆出阵势,将军对杀,刀光剑影,兵戈相向,打得天昏地暗,有的竟能战至上百个回合,才能分出胜负。而,如今,人还没有见面,仅仅依靠远程武器,通过卫星定位,瞄准目标,实施定点精准打击,便能消除了对方的战略阵地和作战人员,战争就已经打完了,胜负就已经确定了。
此时,再也不能奢谈什么将士个人的勇敢和牺牲,就能夺取战场上的主动权,从而,获得战争的全面彻底辉煌的胜利了。所谓与时俱进,科技建军,这就是现代战争的奥秘之所在。我们绝对不能永远依靠“小米加步枪”的那种落后于时代的劣等武器,去夺取战争的胜利。而是,针锋相对,针尖对麦芒,以导弹对导弹,以核弹对核弹,尽量发挥高精尖武器系统对等的威慑效应,控制战争的主动权,才能战胜帝霸的痴心妄想。帝霸亡我之心不死,我国我党我军对于帝霸绝对不能抱有丝毫的空想,希望和平崛起,那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愿望能不能实现,并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自己。实现愿望,必须通过加强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坚不可摧的后盾,才能威武雄壮地崛起于世界之林。
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先进的现代化的武器系统,并非以往人海战术所能凑效的。而是,一种依靠精英战士作战的崭新模式,人数不在多,而在精,即通过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武器系统的少量的人,依靠他们的智慧作战,去获取战争的胜利。当然,这与我军一贯提倡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勇敢拼搏精神并不矛盾,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更加适应现代化战争条件下作战对象的变化,必须采取的作战模式和方法的变化。可能不一定是万夫莫当,而是,一夫、或多夫就能当的局面,这决不是不可能实现的虚无飘渺的幻想。
2022年7月1日17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