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流景仰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万流景仰,是汉语成语。意思是,为各方面的人所敬仰。历代圣贤或立功、或立言、或立德,而永为万流景仰。
万流景仰的万流:诠释为众多的水流。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沧海赋》:“群溪俱息,万流来同。”元末明初画家夏文彦《图绘宝鉴.宋.曹仁希》:“善画水,为惊涛怒浪,万流曲折。”叶圣陶《倪焕之》二十:“各地青年都往都市里跑,即使有顽强的阻力,也不能忍受最大的牺牲,务必达到万流归海的目的,他们要在“潮”里头沐浴,要在“运动”中作亲身参加的一员。他们前面透露出一道光明,他们共同的信念是只要向前走去,接近那光明的时期决不远。他们觉得他们的生命特别有意义,因为这样认识了自己的使命。昂藏地向光明走去,似乎历史上不曾有过。”
景,意思是,为各方面的人所景仰。景仰的解释:敬佩、尊重;仰慕,还可以解释为:佩服、尊敬。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汉书.刘恺传》:“今恺景仰前脩,有伯夷之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阅古堂诗》:“复令千载下,景仰如高岑。因赋阅古篇,为公廊庙箴。”
景仰:敬慕、仰慕。《毛传》解释:景,大也。郑笺(汉代郑玄《毛诗传笺》的简称):景,明也。景仰来源于《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即高尚的品德使人仰慕。敬仰见于《后汉书》,相对成书较晚。不过,从字面意义上看,景仰与敬仰,这两个词的意义相近,可以通用。且,万世景仰或万世敬仰,均非成语,所以无须对用那个词而感到纠结。
孔子是万流景仰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孙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结两千年封建帝制”。是中国万流景仰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领导者。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领袖。成为万流景仰的伟人。
孙中山《致觉民日报函》:“夙仰贵报为吾党之喉舌,作侨界导师.......收文字之奇功,一纸风行,万流景仰。”说明,万流景仰也可以用于文化艺术方面。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诗经》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称得上万流景仰。
我国古代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都是可以称得上是万流景仰的文学艺术作品,脍炙人口,流芳百世,以致于留传千秋万代,永垂青史,而决不会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2022年6月30日22时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