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山做得许多声——杨诗欣赏之十

(2022-04-25 09:58:12)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翻阅《杨万里诗文集》,读到不少令我心悦诚服、拍案称奇的作品。其中,名为《宿灵鹫禅寺》的诗,就让我反复地吟诵和揣摩了许久。

诗曰:“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诗的大意是,夜宿山寺,梦醒时分,听见了连续不断的水声,误以为下雨了。等到天明,出门一看,才发现天空艳阳高照,晴爽明朗。原来昨夜的水声并非雨声,而是急湍而下的山泉发出的声音,终夜鸣个不停。循流而行,发现山泉是在半山坡流下时发出的叮咚之响,淌进山下溪水后,由于水路变得宽阔平坦,溪涧就不再像在山里那样,因水流曲折高低而发出冲激轰隆之声了。

其实,此诗的本意,旨在讽刺当时一些无良士子,在野发表政见时,慷慨激昂。等到入朝为官时,则如同泉水流至前溪,竟无半点言语了。从而,鞭笞那些见风使舵、随波逐流、八面玲珑、没有官德的人。该诗以故为新,针砭时事,可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全诗采用了传统的“比”的手法,借事寓意,以物拟人,构思十分精妙。叙述与议论有机结合,使议论立足于具体事件的基础上,语言平易浅近,笔调幽默轻快。

在山做得许多声——杨诗欣赏之十

灵鹫禅寺,又名宝积善院。位于江西省广丰区永丰镇东北三十六公里的社后乡灵鹫山下。僧明道、智开创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920),宋、明、清三代,几经废兴,规模达九栋十三厅,寺僧百余人。现今,留存的主要建筑尚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斋堂、寮房等。有僧驻锡。曾被列为江西省十四座重点佛教古寺之一。

广丰区现在隶属江西省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接浙江省江山市,北邻玉山县,西毗上饶市广信区、信州区,南接福建省蒲城、崇安两县。区境南北长62.5千米,东西宽45千米,区域面积1377平方千米。广丰始建于唐,原称永丰,清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广丰。笔者,曾经到过广丰,并在县城住宿了一夜,但是,却没有听说,更没有到过灵鹫禅寺。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指的是,到了前溪,竟然,安静的连半点水声也没有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由于前溪水深面阔,能够平缓安静地流淌,不再像在山里因地势曲折而易致冲激作声。

唐代大诗人杜甫《佳人》诗曰:“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与此诗含义相近。人们可以理解出其中的弦外之音,它则将人们的所想所思与官场政治相联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成为古代士人为人做官的最高准则,因此,一些后人就把“在山”、“出山”,比喻为在野、在朝。

此诗,是诗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自常州西归故乡吉水途中所作。当时诗人进入永丰界后,行经并投宿于灵鹫禅寺。

这首诗,初看平平淡淡,细读却令人叫绝。在艺术上,很有特色。第一,它采用了传统的“比”的手法,借事寓意,以物比人,构思十分巧妙。第二,叙述与议论有机结合,使议论立足于具体事件的基础上。第三,语言平易浅近,笔调幽默轻快。此诗的写法,有一个特点,就是先以一句描述自己的一种错觉,再以一句补叙产生这种错觉的缘由。

对照诚斋先生的一生,其跌宕起伏不也是如此吗?由此,人们可以从中理解先生的苦衷于一二了。

202242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