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乡本土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有一次,路过一处外来农民工集中的建筑工地的大门口,听到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对吵架的农民工说:“都是本乡本土的,有什么好吵的,还是好好地打工,多赚些钱回家,养父母、老婆和孩子,才算有本事。”原来,他们的老家都是来自苏北盐城某县的同一个村庄,都是本乡本土人,还是同姓同宗,一起相约前来上海打工,从事建筑业。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执,吵得不可开交,几乎要动拳脚,经过那位同乡老者的劝说,总算停止了争吵。
我在一旁看得极其清晰,从头到尾,来龙去脉,没有丝毫遗漏。对于老人劝解的那席话,头脑里,飞快地运转和思索着,原来本乡本土这一成语,竟然有着如此奇妙的化解矛盾的作用。俗语说,打断骨头连着筋,本乡本土的同村人,藕断丝连、牵线绊藤地有着血缘和宗族的联系,难以割断的亲情啊!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说老祖宗都是一家人,难道有什么化解不了的纠葛和矛盾,非要闹得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
退休返聘的2014年,在现今琪琪面馆的前一地址北宝兴路296号,一天早餐,我坐在靠门口的餐桌前埋头吃面。只见一个头发蓬乱的三十来岁男子,默默地站在我的身边,用哀求的口气,向我求乞一碗面。我一听,就听出是我老家的口音。就询问他家乡是哪里?他回答说是沭阳,我又问他是沭阳什么地方?他回答是庙头。我立刻明白了他的老家在沭阳县位于京沪高速公路上的庙头镇,确认他是我的家乡人。我立即答应为他提供一顿早餐面条,我让他自己选择,他挑了大排、酱蛋、素鸡三样浇头,我还一再询问他还要什么?他用熟悉的家乡话回说:“谢谢!不要了。”我看着他吃完一大碗面条,直到他离去。我始终没有告诉他,我是他的乡亲乡里,是本乡本土人。事后,我揣测他,究竟为什么如此落魄,不知道是好是孬?只知道他是我的老乡。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虽然,我见到此人,并未两眼泪汪汪,但是,还是有些惺惺相惜的本乡本土的同情心理,也就不再寻根究底地打听其人窘困的原因了。此后,我将这件事讲给老母亲听,她认为我这件事做得对,不管他是什么人,人家一时有难,救济他的一碗面还是应该的,救急解困,并不为过,何况还是沭阳县本乡本土人。
以后,我对本乡本土这一成语,有了浓厚的兴趣,追根溯源,作了一番研讨。原来本乡本土,指的是本地、家乡。出自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古今小说》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老人家女儿多,不把来当事了。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小?”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起。”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从不曾听见说那里是姑娘的本乡本土,方才说要扶柩回乡,却是怎讲?”现代著名散文家杨朔《中国人民的心》:“一时间,仿佛他警卫着的不是朝鲜,却是他的本乡本土。”现代作家陈允豪《海滨一少年》:“其中有一位烈士,是道道地地本乡本土生长的宝山人。”
人总有着家乡情结,凡是本乡本土的物件、食物或其他什么的,就是感觉亲热无比。我至今仍然喜欢吃食老家的炕饼,不时吩咐儿子,网购沭阳或者泗阳的炕饼。我的老伴前日从北盛菜场购买了沭阳县汤涧镇产的麻鸭,打算为我煮老鸭汤喝,并美其名说,用你家乡的老鸭为你滋补身子。我真的感动不已,难为老伴惦记,本乡本土的老鸭是从大沂河中饲养出来的,带有本乡本土的品味和养分,可能真的有着大补的作用。
凡是带有本乡本土的字眼或者名目的东西,我总有一点奇怪和灵异的触感,大概,这就是人的生命与文化之根使然哟!
2022年4月2日11时40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