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神

(2022-03-23 06:38:07)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雷神,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司雷之神。别名还有:雷公、雷师、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神形象体现一种威猛狠厉的力量。黄帝伏羲时代,雷电是最受人们崇拜的神祗,即视雷神为最高神。

《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意思是,雷神居住在雷泽,外形为龙身、人首,拍一下自己的腹部,就会发出打雷声。《楚辞.离骚》:“鸾皇为余前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北宋学者洪兴祖补注:“轩辕主雷雨之神。一曰雷师。丰隆也。”

汉朝时期,《淮南子.地形训》记载:“雷泽有神。龙身人头。”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雷虚篇》记载:“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汉代无名氏创作的谶纬类典籍《诗纬含神雾》记载:“华胥氏因踏雷神足迹,感而有孕,生伏牺。”

东晋时期,史学家干宝笔记体志怪小说集《搜神记》记载:“(雷神)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状如六畜,似猕猴”。

唐末学者、笔记小说家冯贽编写的《云仙杂记.天鼓》记载:“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

雷神

宋朝时期,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篡《太平御览》卷十三,引《尚书.洪范》:“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与其出入也。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入,入则万物入。入地而八十三日复出,出则万物亦出。”道家典籍《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记载:“(雷公)主天之灾福,持物掌人司生司杀”。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世传雷州多雷,有雷祠在焉,其间多雷斧、雷楔。”

中国的雷神纪念地,在武当山雷神洞。开凿于元代的元统年间,是武当山道人张守清修炼清徵雷法和祈雨的场所,也是武当山委以单独供奉雷神的地方。

说到雷神,叫人最先想起的是庙宇中背插双翅、额具三目、与电母出双入对的雷公,还是美国漫威漫画公司的漫画中“我弟虐我千百遍,我待我弟如初恋”的雷神托尔?这些,其实,都只是雷神的“一面”,是不同文化对于雷神具象化的理解。作为人们对自然最初的感悟与敬畏,雷神的身影出现在许多民族之中,并有着一些共性。将这些共性聚集起来,我们便能看到一位模糊的大神,他的神迹可以追溯到宇宙开创之初。

传说在远古时代,南海的帝王是儵,北海的帝王是忽,中央的帝王是浑沌。儵和忽经常在浑沌的地界聚会,浑沌待他们很好。儵和忽想要回报浑沌,便商量说:“人们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吧!”于是,他们每天为浑沌凿出一窍,凿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儵和忽把浑沌凿死了,这是个什么“回报”?其实,儵和忽指的是雷电,浑沌则是宇宙之卵,“凿开宇宙之卵”这一神话在世界范围流传甚广。宇宙之卵是创世之前宇宙的状态,浑沌、无序而短暂,所以出现了“凿开”这一关键性行动,即用各种工具将宇宙之卵劈开或者杀死怪兽,雷神在有的神话中,正是这一行动的执行者。

中国阿昌族神话中,也讲到,远古没有天,也没有地,只有“浑沌”。后来,浑沌中,闪出一道白光,也就有了黑暗;有了明暗也就有了阴阳,阴阳相生诞生了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米麻。这里闪出的那道白光完全可以被理解为雷电。

那么,雷神究竟有何能耐,可以肩负凿开宇宙之卵的大任呢?这取决于雷电本身在试听上给人带来的冲击,并各自有了延伸。

在视觉上,闪电的出现,犹如凿开天空一般,这主要被应用到了陶器和相关仪式上。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尤其是彩陶的制作和使用,是出于某种神圣的目的。陶器是生殖力与母体的象征,集天下生殖力之大成,而,宇宙之卵正是以生物性母体为原型的,所以,陶器在某种意义上,也象征着宇宙之卵。而,自古以来,就有在陶器上绘制雷纹或是在特定的仪式上打碎陶器的传统,其象征本体无疑就是凿开宇宙之卵,即人们要重现创世情景,以达到某种巫术的目的。

在听觉上,雷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人们便将雷神和鼓联系了起来。据说,在东海的流波山里有雷兽夔,它的吼声如同雷鸣。黄帝用它的皮蒙鼓,拿它的骨头敲打这面鼓,响声能传到五百里之外,用来威震天下。将鼓和雷神联系,不仅是因为雷声与鼓声相近,还与鼓的神圣性有关。自古以来,鼓便是通天的神器,主要为祭祀所用。而,雷也被视为是天地之鼓。雷鼓是用来祭祀天神的。

为什么雷神能被许多族群尊为始祖呢?着实因为雷神兼具生殖神与丰收神的神格,具有生育万物的能力。《说文解字.雨部》记载:“霆,雷余声也,铃铃所以挺出万物。”人们把陶器和鼓这两种大多具有圆腹的特征的器物与雷神联系在一起,而,圆腹的特征可能正是为了强调其化育万物、生育人类的神圣功能。

而,将雷神和生育万物联系起来的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雷与雨的相伴相随吧。动植物都需要雨水才能延续生命,而,雷的出现往往伴随着雨,于是,雷神能够使动植物生长也就顺理成章了,雷的出现代表着雨水的到来,代表着丰收。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降其雨。”这个“丰隆”,东汉著名的文学家王逸在注《楚辞.离骚》时,将其注为“云师,一曰雷师”。雷一般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出现,经过夏季,万物生长、茂盛,在秋季逐渐停止活动,这时,万物枯萎,所以雷被认为“出则万物出”,“入则万物入”。

雷神,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其能够流传迄今,值得现代人深思和探讨。

202232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土神
后一篇:电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