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籁

(2021-11-13 19:27:20)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检阅时,无意之中,看到了天籁二字。这一词汇,觉得似曾相识,但,又不很熟稔,尤其一个籁字,还不能准确地给与识读。于是,翻书查典,花费了一番功夫,总算搞明白了它的正确含义和用途。《论语》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认识的字词和文句,应该追根溯源,弄清它的本义和用法,这应是求知的正道。

释读天籁,首先必须理解籁字。《说文解字.卷五》《竹部》:“籁,三孔龠也。大者谓之笙,其中谓之籁,小者谓之箹。从竹赖声。洛带切。”籁,形声字。籁的释义:一为,古代管乐器。属于箫类,后称排箫。二为,从空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组词有:人籁、地籁、天籁、万籁等。人籁意谓从人口吹奏出的声音。地籁意谓风吹空穴发出的声音。天籁意谓自然界的音响,如风声、水声等。万籁意谓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籁的含义,逐渐变成专指自然界的声音,或物体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也指诗文的浑然天成,得有自然之趣。

天籁

籁,在古典诗文之中,运用甚为广泛。汉代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吹鸣籁。”集解:“籁,箫也。”唐初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奉和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疎。”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武陵北亭记》:“林风天籁,与金奏合。”清代文学家方回《宋遗民咏.吴子昭雯》:“尤喜诗与歌,声出似天籁。”清代文学家袁枚《随园诗话》卷五:“而近体之妙,须不着一字,自得风流;天籁不来,人力亦无如何。”革命先驱瞿秋白《荒漠里》:“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虽然,本人不是什么音乐发烧友,却相当喜欢音乐,爱好各种音乐作品。无论是西方的古典音乐,还是中国的古代音乐;无论是通俗歌曲,还是革命歌曲;无论是抒情歌曲,还是民间歌谣;我都能够接受,并且,听之若鹜,津津有味。就是,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也会打开电视机,收听中央广播电视台35台音乐频道播放的节目。收听音乐,真的可以陶冶心灵,娱乐心情。音乐是愈合心灵的良药,当你情绪消沉,郁郁寡欢时,静静地聆听一阵美妙的乐曲,会感到感情的细微变化,不再为琐事而烦恼,不再为暂时的不得意而抑郁不已。音乐无意之中修复了精神创伤,在心中播撒了快乐的种子。当人们遇到不快时,尽可以闭上双眼,融入音乐的境界,忘记世间的纷扰,澄清自己的心智,重新让自己坚强起来。

特别是那些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一旦,播放出来,恰如天籁之音,从远方振聋发聩地奏鸣而来,起伏振荡于天穹旷野,甚至,悄悄地沁入心坎和灵魂,并与之浑然一体地融合在一起,激起波涛汹涌的阵阵共鸣,久久地回荡在胸腔之中。譬如,中国的《十送红军》《大刀进行曲》《歌唱祖国》《我的祖国》《英雄赞歌》《康定情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再如,苏联的《喀秋莎》《山楂树》《小路》《神圣的战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又如,法国的《马赛曲》,意大利的《我的太阳》,西班牙的《鸽子》,印度尼西亚的《梭罗河》等。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任职期间,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可见,古人,也特别会欣赏当时的流行词曲,且,水平不低哟。中国文学史告诉人们,宋代的词,本身就是用来歌吟的,当时,有专门的曲谱,可供咏唱。

天籁,曾被用于汽车品牌名,这是东风日产的一款日系车。还被用于人名,我的大学一位陈姓同学的儿子,就取名天籁。

2021111317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如沐秋风
后一篇:慢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