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学生在职业体验中感受劳动的魅力

(2018-03-02 07:59:15)
标签:

教育

      □缪迅

琴棋书画“古风古韵”,中西美食“食全食美”,旅游度假“悠哉游哉”……日前,在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等本市50所中专职校的职业体验“乐园”里,万余名中小学生畅享了丰盛的职业大餐。  

在先前的两个周末,全市有50所中等职业学校敞开了大门,迎接着各区的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体验,感受职业文化、开阔学习视野。有点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连续三届学生职业体验活动的举办,得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欢迎和关注。活动场面门庭若市,人气火爆,孩子们乐在其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对“三百六十行”的职业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性认识。

那么,举办学生职业体验活动更多的价值在哪里呢?上海市教委给出的答案是: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既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陶冶情操,也能培养青少年的职业兴趣和精神梦想,这是学生职业体验日如此火爆的原因。

诚哉斯言!让学生参与职业体验,确实好处多多。其中的一个明显好处就在于,有助于中小学生尽早发现自己的擅长所在、兴趣所在、潜力所在,从而实现个人未来职业选择与事业发展的精准定位与最优化。

在以往应试教育的樊篱下,职业教育及其大多数中高职生被认定为“中高考失利者”。而一些教师、家长(包括笔者自己)日常在教育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时,也会有意无意地贬低职业教育。在这样的社会“共识”下,不少本来动手能力相当不错的中小学生都一个劲儿地以“读普高、上大学”为求学的唯一通道,而少有考虑读读自己喜欢的中专职校专业或高职专业,或许更是圆未来职业理想的优选。而普教职教两者间的人为阻隔和社会偏见,也让不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把读中专职校视为“成才的失败”和无奈之选择。

          如今,职业教育地位提升的重大利好消息接踵而来。在国家层面,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性举措。“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已然形成社会新共识。上海一马当先,日前已推出了“3+4”学制中专本科贯通制。今后,中职生和高中生一样,有机会接受本科学历教育,读本科乃至读研究生,那都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儿。

          在人们盼望已久的职业教育春天快要来到的大背景下,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的举办,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样样齐备。中小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通过亲手操作,获得职业体验,初尝动手成果,或可激发出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为普教与职教间教育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机会。相信学生们通过职业体验日活动,感受一次经历,尝试一次创新,体验一次成功,解决一个问题,积累一些经验,掌握一种方法,进而或可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树立起自己的学习自信。同时,在职业体验这样一个多元的学习与互动平台,参与体验活动的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学习一些技艺技能,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愉悦、劳动的魅力和劳动带来的充实感与自豪感。

       笔者希望,类似于体验日这样的活动,应该成为经常性的学生实践活动。不仅可安排在周末,也可安排在学生的寒暑假期间举办。也就是说,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应该常态化、制度化。让所有的中小学生都有机会走进一所学校、体验一个项目、了解一门职业、感受一种文化。这样的亲身体验,可以让中小学生们对职业有更多认知,较早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起到重要的职业启蒙作用。  

         对于每个人来说,职业是伴随一生的,教育要做的是,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在社会中生存,更要培养的是他们对自己职业的文化追求,培养他们的职业幸福感。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的职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