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亚种 C. g.
galbinifrons :分布中国广西,越南北部与寮国东部。
http://s5/middle/91337d6fgc002b31c79e4&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布氏亚种 C. g.
bourreti:分布越南中部。
http://s3/middle/91337d6fgc002b5a5ffb2&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图画亚种 C. g.
picturata:分布越南南部。
http://s8/middle/91337d6fgc002b7b9c2f7&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锯额亚种(琼崖)C. g.
serrata :杂交个体。
http://s14/middle/91337d6fgc002ba2bb15d&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海南亚种 C. g. hainanensis:分布中国海南岛,已被并入黑腹亚种。
一、黑腹亚种 与【Cuora
galbinifrons】 其他亚种的鉴别
黑腹亚种(cuora galbinifrons galbinifrons)
顾名思义,这种龟的腹部是纯黑色的,而且他的体形和其它两个种比起来体形要长,背部也没那么高。这种也是最好区分的。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的山区(河内),依次他不需要特别高的温度,最高不要超过32度,最低不要低于10度,因此有些人觉的黑腹好养,甚至可以冬眠。(但我绝对反对黄额冬眠)。在我国海南也有黑腹分布,但他也和越南黑腹有所不同,他腹部不是纯黑的,当中的生长线两边是白色的。但在国际并不承认海南黑腹的亚种的存在。
http://s6/bmiddle/91337d6fgc002f1bad455&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 区分 】
1.如下图所示,将
黑腹亚种(不太严密地可简称为galb galbs)与其他亚种进行鉴别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它们的腹甲是全黑的。
http://s2/middle/91337d6fgc0020526c791&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尽管像下图中的老年雌龟,它们的腹甲会较为浅淡,但总的来说其色调还是黑色的。
http://s1/middle/91337d6fgc00205eefa80&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2.
鉴别这个亚种与其它亚种的另一个要点,就是它们的侧面观显得较为“低矮”。与其它亚种相比,它们较为
修长,但没有那么“高耸”。下图是两个例子。
http://s16/middle/91337d6fgc00207203d4f&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3.
还有一个鉴别它们的途径,就是看脸部的特征。与其它亚种不同,该亚种往往在头顶部长有许多黑色的斑
点。在下图中,你会看到龟的脸上有多斑点。
http://s1/middle/91337d6fgc002049443d0&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middle/91337d6fgc00205089440&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5/middle/91337d6fgc0020647d664&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下图是一只老年的雌龟,像这样的老龟,它们的斑点往往会褪色。但是在下图所示的龟上还是可以看得到的。
http://s16/middle/91337d6fgc00256c89e8f&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二、布氏亚种 与【Cuora
galbinifrons】其它亚种的鉴别
布氏亚种(cuora
galbinifrons bourreti)
主要分布在越南中部,被部也有分布,由于和图画比较象,所以也是大家最容易搞混的。但通过仔细观察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但是到老年期的布氏和图话还是很难区分的。
http://s12/bmiddle/91337d6fgc002fc1b4f7b&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3/bmiddle/91337d6fgc002fbfcd8e2&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0/bmiddle/91337d6fg7999e5fad3f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区分】
1.
这种呈过渡状态的亚种与其它亚种之间是比较难鉴别的。下图中所示的是一些腹甲的照片。其上的斑块不如
图画亚种
那么大,而且实际上,也更显聚拢和浓缩。而且,它们的腹甲也不是 黑腹亚种 那样纯黑的。
http://s12/middle/91337d6fgc00204da82fb&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在年老个体中,腹甲上的斑块会失去其黑暗的色调,而呈现出如图所是更为消散的斑点状外观。
http://s10/middle/91337d6fgc00205b0ee4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2.
虽然它的侧面观不如 图画亚种
那般高耸,但要比 黑腹亚种
高得多。它们也比 图画亚种
来得长,但又没有 黑腹亚种
那般长。
http://s11/middle/91337d6fgc00207b5734a&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3.
也许观察它们的面部特征是鉴别该亚种最好的办法。下图是一些典型的成体。
http://s8/middle/91337d6fgc00204756367&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如下图所示,老年个体,其头部的外观可能有所不同。
http://s7/middle/91337d6fgc002053bd8b6&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4.
其背甲也拥有一个特征性的外观。中线的色调呈深橙色、黑色或是红色,紧挨着中线的又有一条奶油色的条
带。但这点虽然也是一个鉴别特征,但是在实际与其它亚种的鉴别中,它的可靠性是最低的。
http://s4/middle/91337d6fgc00206b37a33&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8/middle/91337d6fgc00205844ab7&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三、图画亚种 与【Cuora
galbinifrons】的鉴别
图画亚种(cuora galbinifrons picturata)
主要分布在越南的南部,因此需要的温度是是最高的,基本要保持30度左右),在三个亚种中也是最难开食和胆小的。养这种龟的关键就是湿度(80%-90%)和温度(27度--28度)。
http://s2/bmiddle/91337d6fgc0037638bca1&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4/bmiddle/91337d6fgc00376148a83&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1/bmiddle/91337d6fgc003c7fd329a&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5/bmiddle/91337d6fgc003c861c6de&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4/bmiddle/91337d6fgc003c84b22d3&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图画幼体到成体样子都一样,没有多大变化,没有多大花纹头色变化。壳、头都是呈奶黄色四肢腿部有很多细小黑点小黄点,眼睛瞳孔处有不规则花纹,这是跟布最大区别。
图画亚种的头部是金黄色网纹图案,腹部的黑斑很大,并向当中靠拢。
而布氏的头色的很多,红,黄都有,网纹很少。最大的区别在腹部的斑点,布氏的斑点小并靠近边缘。看多了你们就知道了。
四、锯额亚种(琼崖) 杂交个体
http://s2/bmiddle/91337d6fgc0032e0abb71&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8/bmiddle/91337d6fgc0032c6e8467&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3/bmiddle/91337d6fgc0032d81a2dc&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4/bmiddle/91337d6fgc0032da95f6d&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8/bmiddle/91337d6fgc0032ddf0297&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4/bmiddle/91337d6fgc0032e848a8d&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6/bmiddle/91337d6fgc0032eafbcef&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五、海南亚种 已经并入黑腹亚种
http://s13/bmiddle/91337d6fgc003573aef9c&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7/bmiddle/91337d6fgc0035752c556&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2/bmiddle/91337d6fgc003577148a1&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0/bmiddle/91337d6fgc00357967fe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黄额的色系】
1.红色黑腹
http://s9/bmiddle/91337d6fgc003970a4e08&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0/bmiddle/91337d6fgc003973afc4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7/bmiddle/91337d6fg7999f58c4246&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灰色黑腹
http://s14/bmiddle/91337d6fg7999f6f6b0ed&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0/bmiddle/91337d6fg7999f6ff11d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黄色黑腹
http://s3/bmiddle/91337d6fgf8024797ff72&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0/bmiddle/91337d6fg7999f6fb375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花色黑腹
http://s16/bmiddle/91337d6fgc003b3981a8f&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2/bmiddle/91337d6fgc003b31bfb9b&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8/bmiddle/91337d6fgc003b3b874f7&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3/bmiddle/91337d6fgc003b33e99a2&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6/bmiddle/91337d6fgf8024fb7025f&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黑头黑腹
http://s1/bmiddle/91337d6fgc003b367ddb0&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0/bmiddle/91337d6fgc003b387b82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红色布氏
http://s13/bmiddle/91337d6fgc003d37088fc&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0/bmiddle/91337d6fgc003d387378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9/bmiddle/91337d6fgc003d3ebf848&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9/bmiddle/91337d6fgc003d3c40bc8&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黄色布氏
http://s12/bmiddle/91337d6fgc003dbd35bab&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2/bmiddle/91337d6fgc003dbcaff41&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黑色布氏
http://s2/bmiddle/91337d6fgc003e1cdec41&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0/bmiddle/91337d6fgc003e1de7c4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3/bmiddle/91337d6fgc003e20c9a02&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红色少纹布氏
http://s9/bmiddle/91337d6fgc003f135d7d8&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3/bmiddle/91337d6fgc003f1577692&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烟花布氏
http://s12/bmiddle/91337d6fgc003f108411b&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7/bmiddle/91337d6fgc003f3cf4996&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关于黄额闭壳龟的分类说明】
就前段时间曾发送的汪继超 (2007) 和王雷 (2008) 两篇关于黄额闭壳龟的论文,有朋友问到关于黄额闭壳龟的分类到底是怎麽样的?似乎文中也并未有明确的定论?说实话,我当时看这两篇论文时并未对此作过多细致的关注,我想作爲专业的研究人员应该对此很严谨,不会在这方面有什麽纰漏。不过就前面的问题又重新看了这两篇论文后发现还是有一些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
其实黄额闭壳龟的系统分类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就非常地混乱,事实上大多数产自中国或中南半岛北部的地龟科物种都存在相同的问题,也就是新种描述所根据的模式标本基本是来自于广东和香港的水产市场,因此那些物种的真正的原产地根本是无从知晓的。关于黄额闭壳龟的系统分类归属在此不多谈,有兴趣可以看看本博客以前发布《闭壳龟属概略》、《闭壳龟的划分》、《黄额闭壳龟》这三篇文章。现在可以确定的是,黄额闭壳龟划分在闭壳龟属(Genus
Cuora) 是无可争议的。
在分类学史上黄额闭壳龟曾出现过几个相关的学名,也就是 黑腹亚种
C. g. galbinifrons;布氏亚种 C. g.
bourreti;图画亚种
C. g. picturata;海南亚种 C. g.
hainanensis;锯额亚种(琼崖)C. g.
serrata
等。一些国内外的爬虫网站都将这些亚种提升成「种」的地位,这一说法的来源应该是来自 Stuart &
Parham (2004)。
Stuart
& Parham (2004) 提议将 C. g. galbinifrons,C. g.
bourreti,C. g. picturata 这三个亚种提升为独立的种,并且 Stuart &
Parham (2004) 证实所有的 C. galbinifrons 亚种应该都可以被置于同一个种,还建议将海南闭壳龟 (C. g.
hainanensis) 处理为黄额闭壳龟模式亚种的次异名。
Spinks
& Shaffer (2007) 年也曾将 C. g. bourreti 和 C. g.
picturata 这两个亚种提升为闭壳龟独立种。Heuberger 二人组 (2008) 建议将 C. g. bourreti
提升至 Cistoclemmys bourreti 也就是成爲盒龟的独立种,不过没有得到认可。Spinks et al.
(2009)再次将 C. g. bourreti 和 C. g. picturata 这两个亚种提升为闭壳龟属的 C.
bourreti 和 C. picturata 两个种。
此外琼崖闭壳龟(C. serrata) 即所谓的黄额闭壳龟锯缘亚种 (C. g. serrata) 则被 Stuart
& Parham
(2004)的研究重新证实是一个亲本分别来自黄额闭壳龟模式亚种与黄额闭壳龟布氏亚种(Cuora "serrata"
originates from both female Cuora galbinifrons galbinifrons
& Cuora galbinifrons
bourreti)的混合杂交个体群。亦不单是王雷(2008)提到的 Parham et al.
(2001)认爲黄额闭壳龟锯缘亚种是由锯缘闭壳龟与黄额闭壳龟的杂交种。
[注:侯勉
2003
年曾经在爬行天下的发过相关内容的帖子,赵尔宓(2004)在《四川动物》发布过相关简讯。至今仍在广大的国内爬虫爱好者之间以及国内几乎所有的爬虫网站和个人博客里被转贴的关于琼崖闭壳龟的说法都是来源于侯勉的那个帖子。当时我的博客里曾发布过「中国原生龟类分类变更」,以后我也曾查阅过
2004 年之后国内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尚未发现有发布 Stuart & Parham
(2004)的关于琼崖闭壳龟的新研究结果。]
由于地龟科的人工杂交个体会在爬虫宠物市场上卖到比较高的价钱,因此在中国与菲律宾皆有繁殖场刻意制造这种属间与种间的杂交个体,虽然不乏有广大的杂交种收藏爱好者作爲潜在的市场,但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现象,不要因此被混淆概念。
http://s16/middle/91337d6fgc0025e6313bf&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饲养经验】
黄额,资料中被认为是最难养的龟之一。这的确不假,也许有些朋友偶尔得到一只好龟,很轻松把他养活了。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好养。拿被公认为最好养的黑腹来说吧,健壮,耐低温,相对好开食,因此很多朋友拿来养,按照网上介绍的那一套,但肯定能养活吗?也许黑腹是最容易暴毕的龟之一。
之所以暴毕,原因有很多,无论饮食还是环境都有可能,但有一条,大家有可能忽略了,那就是运输,就因为这条原因有可能让些开食的甚至养了几个月的黄额突然死亡。由于此类龟在东南亚的数量并不算稀有,而且大多数是用来食用的,所以在捕捉和运输的过程中很粗放,随意丢放,成箱的堆放,所以这些龟或多或少都有挤压伤,而这些伤并不是马上就能显现出来的。而在我们挑龟的时候,那些有明显淤血和外伤的龟都被排斥在外,挑回来的都是看上去完好无损的。全身消毒后很自然的等待开食,由于黑腹的特殊性,黑黑的腹甲如过出现淤血也看不出来,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的龟的腹部鼓起一大块,一压,都是臭水,盾片和骨板也分开了,臭气熏天,轻轻一接,掉下一大块,里面都是腐肉烂甲,这时不管谁都会额头一凉。新手一般肯定不只所措,到处发求救贴。
但这就是养黑腹的必经之路,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养过四个黑腹,没有一个能不烂的,即使我上面那个红壳黑腹,也烂了几大块。(等会给大家看照片)所以我不建议新手养黄额,你们会被折磨的很没兴趣的。当然老手也不例外。在拿布氏和图画来说,相对白皙的腹甲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他的病变,但他们相对胆小的多,如果不是一个耐心极强的人,真的会被逼疯的。而且即使开食,可养了一两年又突然死去的特性会让你欲哭无泪。如过你的心脏承受打击的能力比较弱的话,还是放弃吧。看看图也不错。想养黄额的朋友们还是想想清楚。
千万不要被黄额的美丽外表所迷惑,饲养它们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中包括忍受他们大小便所带来的强烈刺激性味道!
在北方饲养黄额的朋友我建议加个加湿器,非常有必要~因为黄额在自然界饮水多为从空中,比如雨水,雾气,露水,水塘只是给它们提供了一个泡澡的场所,他们很少从水边直接喝水.
下面是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年降水量,湿度和温度曲线图。想必对大家有个直观的数字感觉。
http://s3/bmiddle/91337d6fgc00384504d02&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调】
研究概述
本次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南省中部吊罗山自然保护区,以吊罗山度假村为中心的3KM范围内,海拔914M。调查人员将野外捕获的黄额盒龟,在龟背甲后半部安装无线电发射器和自动温度记录仪。无线电发射器用来定位跟踪,自动测温仪用来记录活动所在微环境的温度。
(注:发射器由加拿大HSK公司生产,型号为RI-2B,频率为216.000~216.999MHz,重量6g;自动温度记录仪由美国Dalls
Semiconductor公司生产;遥测所使用的无线电接受机由美国AVM公司生产,型号为LA12-Q,接受天线为折叠式。)
栖息地环境
文献记载黄额盒龟生活于山区溪流中。在研究人员对10只黄额盒龟一年多的无线电遥测跟踪研究中,从未发现有遥测个体在溪流中活动,黄额盒龟应属于生活于山区林下的陆栖性种类。推测文献记载可能来源于调查地点村民的描述。
调查显示,黄额盒龟偏好落叶厚度高的微生境,落叶的种类大部分是枯黄的竹叶,这种枯叶的形状和颜色等特征和黄额盒龟背甲上的花纹很相似,是一种天然保护色。
以下是栖息地环境的几项主要指标:
1.土壤方面,山地黄壤和山地赤红壤,土层较薄,中性偏酸。
植被方面,鸡毛松+吊皮锥+海南杨桐群落本群落种类成分复杂,1500
m2内,乔木122种,总种数165种。多
层结构,乔木分3层,上层除吊皮锥﹑海南杨桐以外,还有红楠﹑海南木莲﹑脚板稠丁枫等种类,
高20-26 m,最大胸径达110 cm。中层以白榄﹑鸭脚木﹑黄杞﹑白茶﹑肖榄﹑白颜树为多。下木除
狗牙花﹑绒楠﹑山竹子较多之外,最突出的特点是丛生小藤竹和白节竹数量较多﹑高达8 m,每丛
20-30株,最多达55株,在林下构成特殊的层片,此外还有棕榈科的高山蒲葵,树蕨﹑鸟巢蕨普
遍,藤本植物为数不多,粗大木质藤本有过江龙﹑木防己等,板根植物在群落中稍少。灌木植物有
横经席等,草本植物较少,只有珍珠茅﹑山管兰﹑深绿卷柏、藜芦、蜘蛛抱弹、小漏兜等种。
2.郁闭度方面,黄额盒龟在旱季偏好郁闭度大于85%的微生境,而在雨季,黄额盒龟偏好郁闭度大于65%的微生
境。
3.气候概况,典型热带海洋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24.4
℃,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5.4 ℃;气温最高月为7
月,平均气温28 ℃。林区干湿季节明显,常年降雨量1870—2760 mm,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降
雨多集中在该季节,其降雨量占全年的四分之三;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偏少。
湿度方面,在74.63%-84.83%之间;
温度方面,选择树洞、落叶层下、倒木下或落叶腐质以下等隐蔽场所作为冬眠栖息地,龟周围平均温度最高为
为 17.96℃,最低为17.13℃,平均温度为
=17.44±0.35℃。
4.落叶厚度方面,黄额盒龟偏好落叶厚度大于或等于30cm,对15到30cm随机选择,回避15cm以下的微生境。
5.树洞个数方面,黄额盒龟偏好大于或等于3个树洞,对1到3个树洞随机选择,回避没有树洞倒木的微生境。
6.另外丛生小藤竹和白节竹数量较多、高达4 m,每丛20-30株.对于竹冠层均高,黄额闭壳龟对小于 4
米的样
地是随机选择的,对于竹子密度,黄额闭壳龟偏好竹子密度大于 10 棵/㎡的生境;偏好草本密度为 0
的微生
境。
(注: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
食性
有关黄额盒龟的食性,人工饲养条件下报道其为杂食性,对肉类、香蕉、葡萄、草莓等均取食,尤喜食香蕉。研究人员收集的野外黄额盒龟的粪便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落果和一些腐殖质残渣,还有少量动物骨骼。
活动规律
11中旬开始冬眠, 4月中旬所有个体结束冬眠。吊罗山旱季中的 11 月至来年 2
月的三个月也是当地气温较低的月份,2006 年 1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只有 6 ℃,月平均气温为 16.4
℃,黄额闭壳龟在厚厚的落叶层下能减弱低温对其的影响。
【活动记录】
以活动频率统计活动期内各月的活动:3月的活动频率最低,几乎不活动,4月的活动频率仍较低,但在缓慢增加中,5月的活动频率大幅度增加,是全年第二高峰,6月的活动频率继续上升,为全年最高峰,7月的活动频率显著下降,8月的活动频率略微上升,9月、10月的活动在逐渐减少。
3月龟很少活动,活动间隔也较长,可能与龟刚结束4个多月的冬眠,身体虚弱有关。3月龟多停留在光照度较高的朝东或南的上坡位,但是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晒太阳行为。4月龟的活动逐渐增加,野外遥测中多次观察到黄额盒龟采食蘑菇等摄食行为,推测这一时期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恢复体能,补充能量。5月龟活动迅速增加,主要在山间郁闭度较低的,溪流冲积形成的沙土地带活动,野外遥测过程中观察到龟的交配行为,活动范围相对集中,有聚集现象。6月龟的活动强度达到最高。7-8月的活动显著下降,可能是由于交配产卵等繁殖行为消耗了太多能量。这一时期黄额盒龟的摄食活动增加明显,多次观察到其啃食蘑菇,可能是为了增加体能储备,为冬眠做准备。9-10月龟的活动逐渐减少,至10月下旬进入冬眠。
另外黄额盒龟的活动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天气状况对其活动有明显影响。一般天气变化时,黄额盒龟会连续活动2-3天,尤其是雷雨天气时,会有大范围的移动。以活动频率和活动强度统计,不同天气下的活动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雷雨;阴天;大雨;小雨;晴天。
【旱季活动期日活动与雨季活动期日活动的比较】
相同点:都属于昼行性;都是单峰模式。
不同点:旱季活动期日活动的时间范围在06:00-17:59,雨季活动期的在06:00-19:59,前者的日活动时间少于后
者;旱季活动期日活动的高峰期在中午,雨季的在黄昏,前者出现的更早;旱季活动期的上午的活动频
次和活动强度大于下午的,而雨季活动期的上午的活动频次和活动强度明显小于下午的;旱季活动期各
时间段的活动频率和强度都小于雨季的。对黄额闭壳龟研究的室内研究发现其日活动也为昼行性,与野
外研究类似。
【微气候因子(温度、湿度、光照)对日活动的影响】
环境温度及其24小时周期变化被认为是影响龟日活动模式的最重要因素(Scotl
et al.
200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龟选择利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段,日活动一般是单峰模式;当环境温度较高时,龟倾向于避开高温时段,日活动一般为双峰模式(Scotl
et al.
2002;ELS,1989)。
在旱季活动期内(4月),日平均温度较低,日平均活动也较弱,此时温度的升高对活动起促进作用,日活动随着温度的升高在增强,日活动频率和强度的高峰一般出现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间段(中午),呈单峰模式;雨季中的5-9月,日平均温度较4月的高,龟的日活动在各个时段的平均水平都升高许多,但是在温度过高的中午时段的活动相对下降,龟的日活动为双峰模式;10月的平均温度下降很多,平均温度为18.46±0.77oC(n=270),远低于其他活动月份,日活动节律又变为单峰模式。这与四爪陆龟(Testudo
hosfieldi)相似(史海涛等,1995)。
湿度与黄额闭壳龟的日活动活动影响不大。因为在研究地区的全年湿度很高,各个时段内的湿度在74.63%-84.83%之间,且研究地区河流等地表积水丰富,因此湿度不是日活动的限制性因子。这与挺胸龟(Scotl
et al.
2002)、沙漠锦箱龟(Gregory,1982)等生活在干旱地区的龟不同。
【天气对日活动的影响】
天气状况对黄额闭壳龟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表3-8)。可以看到各个时段内不同天气之间的活动差异极大。在降水强烈的雷雨和大雨天气过后,常为阴天天气,此时由于隐蔽处地表积水以及落叶含水太多等原因,龟为重新寻找合适的隐蔽处而被迫活动,因此阴天的活动较强。
小雨天气的活动较弱,这可能同当地的潮湿很大,经常有类似小雨的浓雾天气,小雨天气对龟的日活动不具有较强的刺激。如同阿氏穴陆龟(Gopherus
agassizii)(Henen et al.
1998)等其他陆龟,在降水较强烈的大雨和雷雨天气下,黄额闭壳龟的活动较强。
大雨天气对黄额闭壳龟的活动有较强的刺激性,在观察期内大雨只出现在温度较高的雨季,大雨天气可以略微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有利于龟的活动;在雨季活动期,龟一般在中下坡位活动,大雨汇集形成的强烈地表水流经常淹没龟的隐蔽点,这迫使龟活动。Victor对大斑点鹰嘴珍陆龟研究中发现了类似的现象(Victor,2002)。
雷雨对龟的日活动有强烈刺激,如18:00-19:59时段内的活动频率高达60%,活动强度为75.77±111.37
(×10-1m),是日活动中最高的。这可能同雷声的刺激有关,Arwin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观察到雷声能刺激黄额闭壳龟的活动(Hiller,2005)。雷雨天气的降水较多,一般会形成强烈的地表水流,可能是另一个原因。06:00-07:59时间段内的阴天和18:00-19:59大雨下的活动为零,这是因为黄额闭壳龟的活动对光照有很强的依赖性,光照接近为零时的活动就停止了,统计发现这两种情况下的光照值分别等于1.17(×10LUX)和0.04(×10LUX),都远小于同期的其他天气下的值,接近为零。
上午各时段内的天气以晴天为主,而下午各时段内的降雨天气显著增加,这可能是雨季下午的日活动显著高于上午的一个重要原因(表3-8)。
冬眠
黄额盒龟的冬眠期长达4个多月之久,所处海拔800~1000m,年平均温度24.9度。林下落叶层能为龟类提供相对比较高的温度和稳定的湿度,黄额盒龟在厚厚的落叶层下能减弱低温对其的影响。06年12月测得极端最低温度只有6度,平均温度为16.4度;07年2月的日平均温度为15.48度,3月的日平均温度为18.03度。
遥测个体从06年11月中旬陆续开始冬眠,到06年11月底全部进入冬眠状态。07年3月中旬开始,龟陆续自冬眠地出来,到4月中旬所有遥测个体都已经结束冬眠。07年3月至07年10月为活动期,到了07年10月中旬,龟又陆续停止活动,到07年10月下旬,全部遥测个体再次进入冬眠状态。
冬眠期间,黄额盒龟选择树洞、落叶层下、倒木下或落叶腐质以下等隐蔽场所作为冬眠栖息地。龟四肢和头颈部缩于壳内,背腹甲微闭合,留有手指宽缝隙。另外黄额盒龟出蛰时间早晚不一,可能与其选择的冬眠地有关,隐蔽程度越高出蛰越晚。
活动家域
黄额盒龟全年活动家域的平均值为16公顷,在遥测的黄额盒龟中,活动家域最大的为50.79公顷,最小的为2.77公顷。核心区活动家域平均值为3.9公顷,在遥测的黄额盒龟中,核心区活动家域最大的为11.69公顷,最小的为0.78公顷。这一研究结果远大于同属黄缘盒龟的活动家域,1999年台湾陈添喜等在对17只黄缘盒龟进行4个月以上的研究后,被测黄缘盒龟的活动家域平均值为1.06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种群分布
黄额盒龟在海南岛的分布区域为中部山区海拔700~1800m的常绿季雨林;海拔160~700m的区域中仅在琼中县一处海拔480m左右的山区发现当地人捕捉到1只;而海拔在1到160m沿海的周边区域没有发现分布。
研究总结
旱季活动,11月-4月属于旱季,2006年11中旬开始冬眠,到2007年的4月中旬所有个体结束冬眠。冬眠期的平均值
=118.14±12.89(天),个体间的差异极显著(χ2=
166.143,df=6,p=0.000)。冬眠时间与体重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没有显著相关性(r=-0.400,p=0.374,p=7)。冬眠期间,黄额闭壳龟选择树洞、落叶层下、倒木下或落叶腐质以下等隐蔽场所作为冬眠栖息地,四肢和头颈部缩于壳内,背腹甲微闭合,留有手指宽缝隙。出蛰时间最早的是1号和6号个体,均为3月6日,最晚的是5号个体,为4月11日。其中1号和6号出蛰时天气为大雨,4号出蛰时天气为小雨,3号和8号出蛰时天气为晴,5号和9号出蛰时天气为阴,5号个体出蛰可能受到人为干扰。本实验中只有5只黄额闭壳龟安装了自动温度记录仪,记录的出蛰日平均温度最高为17.96℃,最低为17.13℃,平均温度为
=17.44±0.35℃(n=5)。
黄额闭壳龟在2006年11月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进入冬眠,一般选择树洞或落叶层下。在冬眠过程中没有见到像T.carolina
(Grobman,1990)、T.ornata
(Gregory,1982)那样的短暂活动。黄额闭壳龟的冬眠期长达4个多月之久,这可能跟它高海拔的低温环境有关(800~1000m,年平均温度=24.9℃)。黄额闭壳龟个体间出蛰时间早晚不一,可能与其选择的冬眠地有关,隐蔽程度越高出蛰越晚,如5号个体与1号个体都选择了落叶层下作为冬眠地,但是5号的落叶层厚度明显大于1号,出蛰时间晚了36天。这可能是因为隐蔽程度越高,动物对外界环境因子的变化感应较迟钝,因而出蛰较晚,冬眠时间较长。进入冬眠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各种因素都能独立地使动物从冬眠中觉醒或从冬眠地出来,其中主要是温度的变化(Gregory,1982)。
影响黄额闭壳龟出蛰的因素可能有温度、天气、人为干扰等。温度是龟进入冬眠的重要因素,也是其结束冬眠的重要原因;根据自动测温仪的记录,2月的日平均温度为15.48±2.22℃,3月的日平均温度为8.03±1.35℃,温度的显著上升是龟结束冬眠的重要原因;本次跟踪观察表明降雨对出蛰有一定影响,在7只个体中有3只是在有降雨天气下出蛰,说明天气是影响黄额闭壳龟的出蛰因素之一;5号龟出蛰可能是受到了拍照的干扰。3-4
月属于本研究地区的旱季,龟很少活动(频率为 5.57%),活动的间隔时间也较长,以短距离的
A1型活动为(53.33%),推测这可能与龟刚结束长时间的(4
个月以上)冬眠,身体虚弱有关,这时龟多停留在光照度较高的朝东或南的上坡位,但是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晒太阳行为;在 4
月的野外遥测中,多次观察到黄额闭壳龟采食蘑菇等摄食行为,推测这一时期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恢复体能,储备能量;4 月龟的活动逐渐增加。5
月,活动在迅速增加,达到全年中的频率高峰,龟主要在山间溪流冲积形成的,郁闭度较低的沙土地带活动,活动范围相对集中,有聚集现象;6
月,龟的活动强度是全年中最高的。在 5 月的野外遥测过程中观察到了龟的交配行为;张孟文记载 6
月是海南黄额闭壳龟的产卵季节(张孟文等,1998),本校龟类养殖室马永刚等同学也通过 X 光检查发现 6
月有硬壳卵出现(未发表资料)。因此, 5-6
月可能是其配对繁殖与产卵期。
http://s14/bmiddle/91337d6fgc0045035eb7d&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2/bmiddle/91337d6fgc0045026c63b&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6/bmiddle/91337d6fg799a08061ea5&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6/bmiddle/91337d6fg799a0808e89f&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0/bmiddle/91337d6fgc004504b4569&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5/bmiddle/91337d6fgc0044f693d94&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4/bmiddle/91337d6fgc0044fc7b0ed&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5/bmiddle/91337d6fgc0044fa27ec4&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15/bmiddle/91337d6fgc0044f7e66be&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6/bmiddle/91337d6fgc0044ffba9c5&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http://s4/bmiddle/91337d6fgc0044fdff613&690&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TITLE="【终极图文】黄额亚种的鉴别 & 黄额盒龟海南岛野外调研"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