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厦大博士生舒满君的往来电邮
(2016-04-11 08:26:58)我与厦大博士生舒满君的往来电邮
(一)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舒满君来信
尊敬的章亚光老先生:
(二)我的回复
舒满君同学:你好!
一、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很乐意助人,只要主客观条件允许。
二、你来信提到的9位章姓人,我昨天花了一整天时间,查阅了族谱和县志,除有“章仲润”之外,其余8人没有查到。我是反复查的,不仅注意谱名,也注意又名、乳名、字、号等。昨天天气不好,我没有出去活动,静下心来在家查资料。
三、我查的族谱,是2008年修的《绩溪县瀛洲村章氏宗谱》上卷。该卷是转录民国三十一年(1942)修的谱稿,第77页有“章仲润”的名字,其谱名左侧的“简传”载:“一名润孙。恩授乡饮介宾。事亲以孝,治家以勤,富而能施,和而有节。享年九十有五。娶汪氏,继娶胡氏,合葬后山。生子三:喜亨、喜文、喜庆。”原文未断句。要说明的是,谱中没有章仲润的生卒时间,但我的高祖仲坚公,谱中记载生于明洪武己卯。(第61页)明洪武己卯是1399年。1399,本是建文元年,但建文4年时成祖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35年。(参阅《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853页)仲坚、仲润2人是堂兄弟,是瀛洲章姓始祖运公12世孙,我是运公28世孙。现时的瀛洲村人,绝大多数是仲坚公之后,我是其第6子六祖后裔。
四、嘉庆《绩溪县志》是县档案局请人用多种版本整理而成的,于2010年由黄山书社出版。《志》中的章姓人,包括烈女之章姓丈夫,我当时翻阅时就用红笔打了个勾,这次查阅就方便多了。你来信中的9位章姓人,也只查到“章仲润”。其第99页载:“瀛川桥:旧有亭,永乐间,桥亭皆圮。成化初,章仲润建。”成化元年,是1465年。综合《谱》与《志》的记载,瀛洲的章仲润是明朝人,而非清朝乾隆时代人。
五、瀛洲村章姓始祖运公,是宋宣和二年(1120)为避方腊(?—1121)之乱,从昌化览村逃到两山夹一坞的油坑村。两山夹一坞形成一条小溪,因溪水水面浮有一层矿物质油(我小时还见过的),所以称为“油坑”。(绩溪人称这种溪为坑,如龙川,村中有条大一点的溪,俗称大坑口,大坑出口也)不知是运公或其后人,因嫌油坑无发展前途,就移居到外面的开阔地带,即油坑出口处,那时就称油坑口,这是我们村最早的村名。瀛洲这个村名的出现,应该在嘉庆之后,因为嘉庆《志》上尚未出现瀛洲这个村名。《志》上的瀛洲人,多数称为瀛川人,少数称为油坑口人或十二都人。为什么又有“瀛川”的村名呢?因为油坑口村后的山,称为“瀛山岩”,油坑这条小溪在瀛山岩的西向山麓,故油坑又称瀛川,“瀛川”也顺理成章地称为村名了。由于乾隆在前,嘉庆在后,可以推论,乾隆时还没有瀛洲的村名。古时绩溪划为15都,油坑口属12都。12都还包括油坑口周边的几个小村,这些小村也有章姓人。
结论:你所要查询的9位章姓人,不是瀛洲人!如有新的问题,仍可提出来,我尽可能予以协助。同时,希望你将论文写好之后,如可能的话就寄我拜读。
此复。
附记:我的回复写好后当即发给舒满君同学。今对文字略加修改后上博。我之所以将二人的往来电邮登录我的博客,是请其他地方的章姓人帮帮舒满君同学的忙,搞清他要查找乾隆年间的章仲润等9人,究竟是哪里人。4月11日上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