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这样理解“诚实、正直、责任、贡献”

(2012-02-15 15:33:28)
标签:

德鲁克

贵州

贡献

组织

学习会

杂谈

我理解的“诚实、正直、责任、贡献”

德鲁克贵州学习会提出了将“诚实、正直、责任、贡献”作为学习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管理者的公众形象推广,每一次集合的时候都会高呼这4个词8个字,每一次当我同伙伴高呼“诚实、正直,责任、贡献”时,我内心都会激动不已。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个管理者,一个领导,要做事先学会做人,可是大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怎样才是会做人,怎样才符合管理的道,为什么德鲁克贵州学习会要将“诚实、正直、责任、贡献”作为管理者的公众形象呢?我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讲“诚实”,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根据组织的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去创新,创造性满足客户需求,自己想办法完成任务,很多时候做的很多事情是以前没有做过的,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根据工作需要自己主动去做的,要建立高绩效的标准,这是管理者的一个象征,可是这样去做,有的会成功,有的会失败,无论是否成功,组织都可以接受,成功了就乘胜追击,不断挑战,失败了就吸取经验,再接再厉。一个组织或一个管理者,不管是乘胜追击还是再接再厉,条件一定是要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总结经验,发现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能改。但一个人如果不诚实,不敢或不愿面对事实真相,谁都不会成长和进步。如果为了自己的虚荣或利益,掩盖事实的真相,那么对自己、组织和别人都是很大的伤害。英国巴林银行有200多年的历史,一家百年老店,因为一个业务员为了自己利益,为了自己的面子、虚荣,掩盖了炒期货亏损的事实真相,编织了更大的谎言,让这家银行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如果这位业务员“诚实”,这种悲剧就不会上演,在一个组织中,“诚实”是道德底线,每一个人都遵守这条底线,那么组织就能发展,就能改过自新,就能够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战胜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作为管理者,必须以身作责,整个团队、组织的诚实精神才能得以贯彻执行,组织才有未来。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一个客户穿看中的衣服不好看,我们实事求是的告诉客户,就能激发我们努力的去学习配装,就能赢得客户的信赖;在别人无意多给了钱或多给了我们东西,我们实事求是,会激发我们走向正道,努力创新,而不是投机取巧,在工作中我们实事求是遵守规则,那么我们就能找到方法···总之,“诚实”是管理者做人的基础,做人的底线。

“正直”就是客观公正,有正义感。一个人可能知之不多,绩效不佳,缺乏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然而作为管理者,他不会损害企业的利益。但是,如果他缺乏正直的品质——无论他知识多么的渊博,多么的聪明,多么成功——他具有破坏的作用。他破坏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企业员工,他败坏组织精神,损害企业的绩效。

可能难以给正直品质下一个好定义,但是,缺乏正直品质所构成的缺陷致使某人不适合担任管理者职务则不难判定。以下是几个判断标准:

1、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人们的弱点上,而不是人们的长处上,这个人就不够正直。一个人如果总是对别人的能力缺陷看得一清二楚,而对他们的能力却视而不见,将会破坏其企业的精神。当然,一个管理人员应该清楚地了解他的下属的局限所在,但是,他必须将这些看做对他们所能做的事的局限,看做是让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的一种挑战。他必须是一个“正直”的管理者,应懂得如何对其下属扬长避短。

2、如果一个人对“谁是正确的”这一问题比“什么是正确的”这一问题更感兴趣,这个人就,不够“正直”。将个人的因素置于工作的要求之上是一种堕落的表现,并且起着腐蚀的作用。打听“谁是正确的”会鼓励下属谨小慎微,或是玩弄权术。总之,它会鼓励人们一发现错事就立即“掩盖”,而不是采取纠正的行动。

3、 害怕其下属强过自己的人,因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不正直的体现。如果下属表现优秀,他就应该被提拔、培养,就应该帮助他踏上更大的平台,打击、压制优秀的下属是不正直的行为。

4、 对自己的工作没有高标准的人会造成人们轻视工作。作为管理者不追求高标准,会破坏组织精神,不是正直的管理者。

在实际工作中,客观公正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如果某位伙伴表现优秀,那么他就应该得到表扬,而不管是否喜欢他,管理者要明白,员工是来帮助组织完成目标的而不是来讨上司的欢心的;在组织中,如果当上了高层管理者,负责人,就不能与某位或某些伙伴发生特殊的友谊,它会影响你的“一视同仁”,否则伙伴会认为你不正直;如果某位伙伴表现不佳,你要勇敢面对,鼓励和帮助伙伴成长,不能因为关系或软弱而纵容伙伴安于平庸。

管理者往往掌握知识和专业知识,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了解别人不了解的,没有人可以监督,如果不牢记“绝不明知有其害而为之”,组织将陷入危险的境地。一个管理者要组织资源达成目标,但是他不能为了达成目标而透支企业的未来,不能伤害员工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但是一个管理者要做判断和决策,既然是判断和决策就有风险,就有失误的可能,作为管理者能做到的是承诺“绝不明知有其害而为之”,这是管理者应该也必须承诺的品德保证。

所以,必须毫不含糊的强调正直的品质

“责任”是管理者必须强调的道德品质,管理形象,那是因为:如果一个管理者没有责任感,那么他的知识、才华、技能都无法发挥。一个管理者的价值不在于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服从领导或听命于上司,也不在于职称、头衔或地位,而在于承担责任,促进组织达成目标。

一个管理者的工作动机如果来自于“责任”,那么他会不断地想办法,不断的创新,会心甘情愿地投入工作创造绩效,反之,就会消极和厌恨。所以企业必须鼓励、推动、促进管理者承担责任。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经常问自己:我的责任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我首要的责任是什么?对于客户来说,我的责任什么?对于员工来说,我的责任是什么?对于投资者来说,我的责任什么?对于社会来说,我的责任什么?对于家庭来说,我的责任是什么?···只有积极的承担起责任,我们才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而管理者最大的责任就是:界定所负责的部门、公司的任务是什么,根据任务设定目标,然后想方设法集中时间、资源于完成任务的活动上,组织和激励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任务,并定期进行评估、反馈、改进···总之,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努力完成任务,不辜负组织、社会的委托。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名牌,这个牌子上刻着这么几个字“责任止于此,责无旁贷”,就是说无论国家发生什么事情,总统都将承担起责无旁贷的责任。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明确自己承担的工作和任务,并勇敢的去担当。

所以管理者必须经常说:“这事我负责”、“这是我的责任,我来想办法!”,这是管理者的标志,也是领导的标志。

 

重视“贡献”,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重视“贡献”决定了管理者的有效性,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么无论他的职位有多高,其实也只不过是别人的下属,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对成果负责的人,对组织经营绩效负责的人才能算是一个管理者。而现实中有很多的管理者,他们往往重视的是勤奋,是工作,忽略了成果,他们会耿耿于怀:所服务的组织和上司是否亏待了他们,无法关注到做正确的事来,做了很多组织不需要的工作。

只有重视贡献,才能让管理者将精力、注意力从自己的专长、学历、技能方面转移到组织的需要方面来,转移到企业的外部来,因为只有在企业的外部才能产生成果。只有这样,企业的管理者才会凡事都想到顾客,想到服务的对象,想到工作的目的,想到组织期望的结果。为结果而工作,为贡献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贡献而工作,知识才会产生力量,为贡献而工作,才会持续创新,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激发无穷的想象。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要明白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直接成果——业绩,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要围绕着提升业绩展开工作,要经常问,我为提升我们企业的业绩做了什么贡献?我们这样做对我们提升业绩有帮助吗?

其次是“强化团队的价值观”,一个企业要提升业绩比较显而易见,而提升业绩是坚持共同的价值观为客户做出贡献而达成的。一个管理者如果没有强调明确的价值观和强调客户的利益,团队就会短视,就会缺乏方向,失去凝聚力。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经常问我应该做出什么贡献才能让我们企业长期发展下去。

最后是“培养企业明天的人才”,企业的发展不能因为人的变动而受影响,否则就是失败。企业要持续发展,一定要拓宽视野、保持活力,为了企业的明天,不断的学习和培养人才,让企业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这也是对企业做出了贡献。

重视贡献能够让管理者在一团乱麻的日常事务中分出轻重缓急来,重视贡献能够让管理者关注成果,关注客户感受,避免以自我为中心。重视贡献能够让管理者明白:知识、想象力、学历、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更不是贡献,只有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工作才能产生效益。

重视贡献,工作才会有效,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我贡献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