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2017-06-13 17:48:21)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就是指: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为此,他提出著名的
其次,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发现学习,注重直觉思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发现教学”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即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其基本程序一般为: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其实,这给教师给出了很好的课堂导入方式,即老师可以根据当堂课程的内容设计提问,例如,我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在讲授“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首先,北宋宋神宗年间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然后,如果你作为北宋官员你会提出什么办法来改变社会现状?如果你是宋神宗你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最后,如果你是北宋周围少数民族的一员,你又如何看待这一变法?用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理解,学生思考了,交流了,才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种发现学习相比于教师的讲授学习会让学生更加记忆深刻。
最后,布鲁纳提出,教材的编写、课堂的教学要注重螺旋式上升,即提倡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从历史教学来看,我认为,历史可以根据时间、空间以及深度划分出三个维度的学习,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生活经验的不断提升,不断的加深他们在这三个方面应该掌握的知识量。在历史教学的深度上,我们应该由浅入深,逐渐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例如,对待小学生,我们可以图文并茂的教授一些简单的、富含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对待初中生,我们在教授历史史实的同时,要同时引导他们开始思考一些理论性的历史理论,开始培养他们总结历史认识的能力,而在对待高中生时,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已经慢慢成熟,历史教学就应该史实、理论并重,并且以历史认识为教学的重点。在历史教学的时空广度上,也应该由窄变宽,逐步增加学生的历史认识的范围。例如,小学可以以中国古代历史为主,稍微涉猎世界历史,到了初中,就要系统的学习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世界中古、近代史。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记忆能力达到顶峰,精力也是很好的时期,可以更进一步的在初中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史,史前时期的内容的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