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我爸居然这样说……

(2020-09-02 23:58:48)
标签:

中元节

鬼节

放河灯

盂兰盆节

盂兰盛会

分类: 爱·文
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我爸居然这样说……
昨晚,妈给我打电话,说七月十四鬼节到了,叫我烧些香烛纸钱。我笑笑,说一向都没有做这些的习惯,阳台风大烧不了,你让我弟弄一下吧。妈说我现在动不了啦,随便你们喽。

今晚姐姐在院子里摆了一桌,点上香烛,代我们祭拜了祖先。

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我爸居然这样说……
2020年这日子过得好像被人摁了快进键一样,嗖嗖地往前奔。想想正月十五上元节,我们都自觉把自己封印在家里防新冠病毒,没能好好闹元宵,转眼大半年过去,不知不觉就到中元节了。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称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鬼节、施孤、斋孤等等,各地叫法不一,一般在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日,所以也叫七月半、七月十四。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吃鸭子等。

施孤、斋孤的意思就是,当晚地宫里放出来的鬼魂,有一些是无主的孤魂野鬼,人们在户外焚香烧纸钱,摆食物酒水,就是给他们享用的,既是怜悯,也有不让他们去抢烧给祖先的钱财的意思。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其实,鬼节、七月半、七月十四,这些都是民间的俗称,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

七月半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后来唐代统治者推崇道教,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慢慢就将“中元”固定为节日名称,并固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沿用至今。

我最喜欢盂兰盆节这个名称,源于小学时候在《儿童文学》还是《少年文艺》上面看过的一篇散文,介绍了日本的盂兰盆节、女儿节,一下就记住这个好听的名字了。后来才知道,日本的盂兰盆节也是由隋唐时期的中国传入的。

中元节广西民间有吃鸭子的习俗,每到鬼节必有人开玩笑说,今天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广西。

小时候不解为何鬼节要吃鸭子。有人说是因为鸭子会游泳,亡灵可以站在鸭子上面,通过鸭子的搭载在阳间和阴间自由穿梭。

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但是一定要把这么好的“穿梭公共汽车”杀了吃掉,它才能工作吗?

还有一种说法是,“鸭”谐音即“压”,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这个说法你信吗?大过节的,阎王爷都把鬼放风出来玩了,时辰一到,他自会回去,你压他做甚?

我爸则说,是因为七月半初秋时节,农作物丰收了,人们辛苦劳作了半年,正好闲下来了,需要休息、庆贺一下。而这时候的鸭子最肥美,鲜嫩的子姜大量上市,子姜炒子鸭,味道那么鲜美,当然要吃鸭子喽。

我咋觉得就我爸讲了大实话呢。敲黑板划重点:农闲时分、鸭子肥美、子姜上市、味道鲜美。

七月半确实也是民间庆贺丰收、酬谢大地、向祖先汇报的节日。

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我爸居然这样说……
网上盛传的鬼节当天农村妇女在河边洗鸭子的壮观场面

七月半的另一个习俗就是放河灯。不过我老家似乎没有放河灯的习俗,从小没见过放灯的,不知道是不是移风易俗被移掉了。

这几年桂林的资源县倒是有个河灯节,已经变成一个旅游项目了,欢乐得很。不管怎样,也算是把传统捡拾回来了。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而从阴间到阳间的路非常黑,需要放一盏河灯给他们照亮以看见路。

我第一次放河灯是2015年11月在泰国过水灯节,放的是水灯。泰国人叫水灯,其实跟我们的河灯是一样的,都是祈福用的。除了泰国,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如印度、缅甸、越南等也有民间放河灯、飘水灯的习俗,据说也是华人带去的祭祀文化。

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也正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所以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盂兰盆会、中元普渡就是为亡魂减轻罪孽、希望他们早日安息的祭祀活动。

正是:中元普渡鬼门开,盂兰盛会孝道来。

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我爸居然这样说……
据《大藏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盂兰盆”就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这个仪式来自佛经《盂兰盆经》里“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之母生前贪吃且不修善行,死后堕入饿鬼道,每日里美味食物到了嘴边即化为火碳,无法吃到,受尽饥饿痛苦折磨。目连法力宏大也无法解救母亲,求教于佛,佛让他七月十五日用百味五果做盂兰盆供养佛陀僧侣,才救下其母,改入畜牲道。

这个故事正好与我们的孝道观念暗合,所以得以推崇流传。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要贪吃,不要浪费粮食,否则死后要受“看着美味却永远吃不到嘴”的惩罚。这个“迷信”好,可以节约粮食,保持好身材。

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我爸居然这样说……
再回忆两件有关鬼节的事。

大约还是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那年中元节,女儿放暑假回爷爷奶奶家去了。爷爷家没有过这节的习惯,所以我下班后也没有回去同他们一起过节,乐得一个人在办公室玩电脑。

那会儿根本不懂什么OICQ、互联网,刚刚学会在电脑上玩连连看,上瘾得很,兴致勃勃地玩了个大满贯,全部通关了才离开。

在街上找家快餐店吃完晚饭,骑着单车在七星路浓荫密蔽的路上晃悠,路灯昏暗,树影婆娑。路旁有人在烧纸钱,火光幽幽地一闪一闪。忽然想到今儿是鬼节,不宜在外面晃荡太久,赶紧一溜烟骑回家去了。

还有一次暑假在香港,正逢中元节,晚上在上环的小街巷里,看到路边有不少香港市民在“化宝桶”里烧纸钱,烧给祖先,也烧给无主的孤魂野鬼。

中元节在香港被称为潮人盂兰胜会,香港约有120万潮州籍人士,随着他们从内地移居香港,各个社区在农历七月举办盂兰胜会的传统已延续百年。

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不能把过鬼节说成是封建迷信了哦。这是传统文化,这种文化让人们对世界产生敬畏感,从而约束自己,善待他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是要提醒注意的是,焚香烧纸钱一定要注意防火和环境保护,不能在干净卫生的大街上或绿化带处进行。一是大量焚烧容易引起火灾,二是焚烧过后的香烛包装袋及纸灰到处乱飞,造成环境污染。

应向香港市民学习,自带“化宝桶”或“化宝盆”烧纸钱,完事后自行处理干净垃圾,做文明祭祀的好市民。

(2020年9月1日农历七月十四日初稿,2日完稿,所以文章开头的“昨晚”乃是农历七月十三日,“今晚”指的是七月十四日。今天发稿是七月十五日,仍然假装是十四日发的吧。)

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我爸居然这样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还在逛唯品会?微信扫一扫下面这个小程序码,去逛一逛嫘妮的蜂享店吧,品牌折扣让你逛了停不下来~
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我爸居然这样说……
微信扫一扫,去逛逛嫘妮的蜂享店~



这是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欢迎扫描关注,期待与你相逢~
鬼节为什么要吃鸭子?我爸居然这样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