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教师技能大赛看怎么样备好一节课?如果准备教师技能大赛请听专家说说吧~

(2013-09-22 16:35:45)
标签:

教育

 

2.对知识或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安排的训练频度适量

 

 一、如何理解与执行评分标准:

(2)备课(15分)

项目

内容

评价标准

分值

设计理念(1分)

能够阐明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念,突出学科特点。

1

教学目标设计

(1分)

目标的表述

目标描述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合理使用体现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

0.5

目标的要求

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科的特点

0.5

教学内容设计(2分)

教学

内容

1.内容布局安排能够符合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和目标水平

0.5

2.对知识或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安排的训练频度适量

0.5

3.对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风格进行个性化处理

0.5

4.问题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的来源多样化并注重学生有价值问题的生成

0.5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10分)

学习要素与调控

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学生的“听”、“看”、“讲”、“想”和“做”等多种学习要素相互转换的有效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有“动”和“静”的合理转换

1

师生互动调控

能促进全体学生关注问题与答案的思考,合理设计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1

生生互动调控

1.活动设计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注重互助协作,团队合作

1

2.能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并用多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结果

1

练习频率调控

能够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使核心的学习项目得到强化

1

教学的公平性

能够关注、关照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并给予与之相适应的时间、问题设计及自由表达的鼓励

1

有效性

保障

1.课时分配科学、合理,符合目标要求

1

2.能够设计出结合教学目标的过程性检测活动

1

3.能促进合作学习并引导学生共享学习的成果

1

作业与

答疑

设计能够围绕学习主题,不简单重复课堂内容、个性化、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的作业

1

文档

规范

(1分)

排版

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整齐

0.5

内容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语言清晰、简洁、明了,字体运用适当,图表运用恰当

0.5

(一)评份标准分成五个模块。因此我们要面面俱到。不可偏废。

1、设计理念(1分):能够阐明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念,突出学科特点。这一块就写你的教学依据。根据“齐梦龙先生”对教学的理解,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孔子的启发式,或是苏格接底的产婆术。教学理念有很多,如建构主义等,不要写什么未完模式。教学理论可来息三维目标等新课程标准中的术语。建议参赛选手可以带一份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呢!

2、教学目标设计(1分);目标描述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合理使用体现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

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科的特点。

  我们看新课标中的动词:

 

   本标准的目标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涉及的行为动词水平大致分类如下。

http://s7/mw690/910f1bacgx6CQTMmgh8d6&690

如“指数函数”第一节,

教学目标:(1)让学生识别指数函数,学会用图象刻画指数函数,掌握指数函数概念。
          (2)让学从从教师设计的四个例子中,探索共性,体会由具体到的抽象的过程。

          (3)让学生认识到指数函数的特殊性,让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你看上述目标,分别对应三维目标,但不出现三维的词。还要指出我们的设计与目标的结合。

这一环节讲的教学什么?

(二)教学内容设计

这一环节讲的是教什么?

1.内容布局安排能够符合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和目标水平。就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学生的现有的认识水平怎么样?这样的材料,先给什么材料,后给什么材料。为什么这样给,给的目标是什么?

2.对知识或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安排的训练频度适量---讲清为什么要多六个角度来理解这一个概念。为什么你安排了三分之二的时候给这六个角度。

3.对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风格进行个性化处理----根据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及为了自己扬长避短,我采用了多媒体,或是小组学习等。

4.问题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的来源多样化并注重学生有价值问题的生成===你设计引入,还有提问,还有学生的个性思考,小组学习是怎么围绕教学目标的。

     这一块观察评价点多,但写的时候,我们应该写教师的活动,教具的使用,还有学生的活动等,以及预期的效果,及现场生成的教学素材怎么应变,才可以围绕重点,为突破重点难点服务。当然,这一个重点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要提到其他两条线哦。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10分)

   这是讲如何教?要写时间,地点,人物,谁做什么,怎么做,还有做的先后,还有预案哦!

  从分值来看是重头戏。教学内容,相当于原创小说,教学过程与方法相当于剧本。到哪一个环节,学生听了是哭是笑,不但心中有数,而是如何操作学生必会达到这一个效果的套路要写出来。

  这一个过程,要反复重点推敲,推敲成功了,你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了。

 一个一个说吧,可要收藏耐心学习哦,不要一看就笑之!

 1、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学生的“听”、“看”、“讲”、“想”和“做”等多种学习要素相互转换的有效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有“动”和“静”的合理转换

 2、能促进全体学生关注问题与答案的思考,合理设计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3、活动设计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注重互助协作,团队合作;能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并用多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结果。

4、能够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使核心的学习项目得到强化

5、能够关注、关照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并给予与之相适应的时间、问题设计及自由表达的鼓励

6、课时分配科学、合理,符合目标要求;能够设计出结合教学目标的过程性检测活动;能促进合作学习并引导学生共享学习的成果

7、设计能够围绕学习主题,不简单重复课堂内容、个性化、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的作业

  这儿观测与要求点多,我们不要分散一一备之,要整合在一起,我们用不用一一写这对应的动作,而要有高设计好了活动后,多这七个方面考核,这样的设计是不是达到了这儿个方面的要求,如果不达要求,如何替换得更好。

   如“指数函数”第一节

   我们给出几个函数

   1、问这一些是不是函数?-----目的是讲出指数函数源自函数,不是什么新的内容,拟提问中下层的学生。

   2、这一些函数有什么共性?请各学习小组讨论,目的是XX,拟提问什么样的人。如果怎么XX,就怎么XX

   3、本节课设计有注个六个环节,目的地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理解指数函数,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4、本课中的引入环节怎么操作才达成知识与技能,我为什么设计了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怎么由浅入深的。。。。

   (这一个环节,本博客将发表文章。欢迎收藏本博跟踪,如忘记,请搜索“一句话一类题”

 (四)文档规范。就是有序号有标题,且序号要一致,不要乱,还有清楚,打印的时候字体为四号字。

   建议书写的时候,以教参上的设计,列为表格式。更好。请看下面的例子。

http://www.pep.com.cn/gzsx/

  请参考你的新版教学参考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