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技能大赛看怎么样备好一节课?如果准备教师技能大赛请听专家说说吧~

标签:
教育 |
2.对知识或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安排的训练频度适量 |
(2)备课(15分)
项目 |
内容 |
评价标准 |
分值 |
设计理念(1分) |
能够阐明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念,突出学科特点。 |
1 |
|
教学目标设计 (1分) |
目标的表述 |
目标描述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合理使用体现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 |
0.5 |
目标的要求 |
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科的特点 |
0.5 |
|
教学内容设计(2分) |
教学 内容 |
1.内容布局安排能够符合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和目标水平 |
0.5 |
2.对知识或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安排的训练频度适量 |
0.5 |
||
3.对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风格进行个性化处理 |
0.5 |
||
4.问题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的来源多样化并注重学生有价值问题的生成 |
0.5 |
||
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10分) |
学习要素与调控 |
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学生的“听”、“看”、“讲”、“想”和“做”等多种学习要素相互转换的有效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有“动”和“静”的合理转换 |
1 |
师生互动调控 |
能促进全体学生关注问题与答案的思考,合理设计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
1 |
|
生生互动调控 |
1.活动设计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注重互助协作,团队合作 |
1 |
|
2.能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并用多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结果 |
1 |
||
练习频率调控 |
能够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使核心的学习项目得到强化 |
1 |
|
教学的公平性 |
能够关注、关照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并给予与之相适应的时间、问题设计及自由表达的鼓励 |
1 |
|
有效性 保障 |
1.课时分配科学、合理,符合目标要求 |
1 |
|
2.能够设计出结合教学目标的过程性检测活动 |
1 |
||
3.能促进合作学习并引导学生共享学习的成果 |
1 |
||
作业与 答疑 |
设计能够围绕学习主题,不简单重复课堂内容、个性化、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的作业 |
1 |
|
文档 规范 (1分) |
排版 |
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整齐 |
0.5 |
内容 |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语言清晰、简洁、明了,字体运用适当,图表运用恰当 |
0.5 |
(一)评份标准分成五个模块。因此我们要面面俱到。不可偏废。
1、设计理念(1分):能够阐明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念,突出学科特点。这一块就写你的教学依据。根据“齐梦龙先生”对教学的理解,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孔子的启发式,或是苏格接底的产婆术。教学理念有很多,如建构主义等,不要写什么未完模式。教学理论可来息三维目标等新课程标准中的术语。建议参赛选手可以带一份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呢!
2、教学目标设计(1分);目标描述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合理使用体现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
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科的特点。
http://s7/mw690/910f1bacgx6CQTMmgh8d6&690
如“指数函数”第一节,
教学目标:(1)让学生识别指数函数,学会用图象刻画指数函数,掌握指数函数概念。
你看上述目标,分别对应三维目标,但不出现三维的词。还要指出我们的设计与目标的结合。
这一环节讲的教学什么?
(二)教学内容设计
这一环节讲的是教什么?
1.内容布局安排能够符合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和目标水平。就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学生的现有的认识水平怎么样?这样的材料,先给什么材料,后给什么材料。为什么这样给,给的目标是什么?
2.对知识或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安排的训练频度适量---讲清为什么要多六个角度来理解这一个概念。为什么你安排了三分之二的时候给这六个角度。
3.对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风格进行个性化处理----根据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及为了自己扬长避短,我采用了多媒体,或是小组学习等。
4.问题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的来源多样化并注重学生有价值问题的生成===你设计引入,还有提问,还有学生的个性思考,小组学习是怎么围绕教学目标的。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10分)
4、能够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使核心的学习项目得到强化
5、能够关注、关照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并给予与之相适应的时间、问题设计及自由表达的鼓励
6、课时分配科学、合理,符合目标要求;能够设计出结合教学目标的过程性检测活动;能促进合作学习并引导学生共享学习的成果
7、设计能够围绕学习主题,不简单重复课堂内容、个性化、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