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狼牙山五壮士》评课

(2012-06-05 18:50: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反思
     上午第三节课听了我校李志明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这节课是李老师代表黑龙江省语文团队去肇州做的一节送教下乡课,回来后给我校教师做精彩展示,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很多。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篇幅比较长。整堂课的教学流程是比较清晰的,条理也比较清楚,主要有以下亮点:

亮点之一:抓典型句段,重语言训练。

    李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语言文字训练比较扎实。如班长马宝玉砸石头的语句;出示课件,比较句子;深入理解“眺望、望望”等重点词语;有感情朗读班长说的话语等。这样,教师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积累,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亮点之二:创设情境烘托,促情感升华。

    教者在教学中利用收集到的资料,把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树立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五壮士的敬佩之情以及对日寇的仇恨。如能出示班长砸石头图;播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影片片断等,五壮士的英勇形象会更突出、更鲜明。但是,手段应为目的服务,不能为了电教而电教。如能在更好地利用音频、视频教者再加上动情的解说,进一步渲染,再让学生有感情读文,或许更能升华学生的情感。

    尚需进一步努力之处:

1、板书有写错字的现象,不应该发生。

2、重点词语没让学生深入理解。

3、教师情感投入尚不到位。

4、要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有不会写字现象。

个人两点思索:

1、是否可以抓住“壮”字教学全文?抓住课题的切入点,扣住“壮”字进行设问“课文中哪些方面最充分地表现了壮士的‘壮’呢”再引导学生理解“壮士”的壮志(接受任务)——壮行(诱敌上山)——壮举(英勇跳崖)——壮语(高呼口号)——壮气(视死如归)。这样,紧扣课眼,线索清晰,学生也能体会到五壮士“壮”的精神。

2、英雄题材的课文要如何教学?在教学中要如何让英雄活起来,让英雄有形、有情,让学生牢记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树起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捞鱼
后一篇:辛苦了,校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