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2014届毕业的学弟学妹们聊聊“微捐助”的故事

(2014-06-09 16:38:03)
标签:

教育

山东大学毕业微捐助

特殊团费

捐书

    远在新疆,我们看到你们毕业照的热闹和捐书的诚心,知道这笔钱每一毛每一分都来之不易,是充满爱心的。
    为二中更新图书,这个愿景在我们刚来时就有了雏形。我们七个人为此策划过、也争执过。我们几乎达成一致意见募捐图书,从山大邮寄过来,邮费走公益基金。一年里我们讨论过很多公益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多的人最快达成一致意见的就是它。单单是我没有赞成。我觉得募捐图书太复杂不现实。我更倾向于捐钱但却马上知道这比捐书更难操作。大学四年,多少精力给了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这个想法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太明白,太明白了。
    我明白不是大家不愿意去翻箱倒柜找出合适的图书,更不是吝啬几块钱、冷漠或者没有爱心,只是各个学生组织募捐的活动太多、太杂,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书、自己的钱去了哪里,到底有没有用。更何况,学校也越来越不支持学生组织自发搞“捐钱”的活动,因为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因为资金去向没法及时跟踪反馈。所以,从第一次开始讨论捐书的事情,我就深深的忧虑。我知道,这件事不是很好办,也不是很不好办,是特别不好办。
    事情从什么时候有了转机?学校团委发起首届毕业生特殊团费“微捐助”活动,向全校征集公益项目,当时就豁然开朗。“我们用这样一个形式,把应届毕业生的点滴爱心汇集起来,完成每届学生的公益梦想。”
    很幸运支教团的项目被选中。有了全校毕业生的支持,大家更加充满力量。我们七个都特别开心,第一时间和二中沟通、策划,更开心的是学生们。特别巧的是,支教团刚拿出两个星期的时间来,为高一、高二学生带来了励志讲座,全校的学生都知道了山东大学的生活、学习情况,对我们的母校山东大学多了向往、憧憬和敬仰。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人感到高兴呢?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学生们都很期待我们在学校发起的“梦想书单”征集活动。就在昨天,撒拉族学生社巴看我在整理书单,说,老师我写的是一本民族宗教历史相关的书,也不贵就十几块钱,一定帮我买到啊。
    其实,你们或许不知道,我们支教的学校伊宁县二中生源学习普遍很差,升学率很低。伊宁县很重视教育工作,从去年开始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本县孩子可以免费读高中。也就是说,只要你想读,就可以读,没有入学限制。也就是说,总会有一个学校要接收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这个学校就是由江苏援建的伊宁县二中。举个例子,各个班比较成绩的时候,都在数“60分”的人数。数学、英语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是天书,一点都不夸张。每年能走本科的,连三本都算上,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而已,这个数字是少的可怜的。那么剩下的呢?
    去年冬天,20班的班长、广播站的站长马磊找我聊天,特别优秀的一个小伙儿。有一搭没一搭地扯了几句萝卜白菜后,他突然就跟我说,“以后上个大专行不行?”我鼓励他努力拼搏、创造奇迹,他说“我确定考不上,尖子班的好多都考不走,平行班的前三都很难”“我也想上大学,可是走不了大学的路怎么办”“看不到一点希望,自己的基础太差了,怪自己以前没好好努力。” 我从没想过,开朗、自信的他也会有这样的忧虑。“那你每天在学校都会很难受吗?像今天你和我说的这么惆怅?”“怎么说呢,现在同学都知道以后我们都考不上,也没撒难受的吧,就和大家一起走完高中。珍惜在一起的快乐。”
    确实如他所说,剩下的好多学生毕业后出路很窄。但令人欣慰的是,新疆的孩子乐观、开朗、心态极好。他们学习差,却会在学生活动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也会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表现的很坦诚,也会在对人对事中表现一种魅力和风格,也会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表现无穷无尽的热情。
    比如拿我自己教的通用技术课来说,一般喜欢上这门课、学的好的,都是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特强的学生。上星期讲的“控制”一节中,班上前排特调皮的学生举手说,可以在电风扇上加一个测温度的装置,让它在热的时候转的快,不热的时候转的慢或者不转。我特开心他的想法,开玩笑说“特别好,你这个思路就是空调的雏形啊,如果有机会你会做出来吗?”他突然很郑重地回答我“有机会我一定会做出来”。我愣了一下,经常说的那句“你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会有很多机会”这一次并没有出口。因为支教一年,我已经知道,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我猜,那些在通用技术课上活跃的“差生”们,享受的不仅仅是课程的本身、更是听得懂的痛快。他们求知的眼神、抢答的速度一遍又一遍地在刺痛我:如果从小到大能够有机会打好基础,他们也会很优秀,他们也会上大学!
    所以,我们努力,让这些孩子的高中更丰富一些,接触社会的面更广一些。你我都曾会对满图书馆的书提不起兴趣,对满校园的活动感到疲倦,对满世界的单片机挑战杯无动于衷,可是想一想,他们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啊!多少个有梦想、有创意、有创造力的他们,因为成绩的原因,与大学无缘,与深造无缘,与更精彩的人生无缘?可是这个不怪他们,与其说他们不努力,不如看看我们当前经济条件下可以给他们提供的,从小到大的教育环境。在乡下,语言问题、师资力量、硬件设施都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新疆确确实实需要内地的帮助啊!
    我们是山东大学第十五届研究支教团,我们也是第一年来到新疆的研究生支教团。我们是山东大学支教人,我们的力量很弱小,却也十分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我们感谢你们,学弟学妹们,在毕业季的付出,让我们心很暖,让我们的学生心很暖。我们一直在努力传播正能量,而你们的行动,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正反馈。除此之外,这一定会是大家毕业前做的一件充满意义的事情。从大的角度说,虽然只为公益项目赞助了几元钱,可是当你们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就已经在向社会回报培育之恩。从小的角度说,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可以提“山东大学2014届毕业生的公益项目”,都可以为它感到主人翁般的自豪和荣耀,因为它就是属于2014届的骄傲,因为你们曾为它献出过力量。
    我们向大家承诺,项目基金的每一笔钱,都会用在刀刃上,支教团会及时向山大反馈捐赠信息、捐赠用途。如果你们还想捐助、跟踪或者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及时和学院团委、学校团委联系。最后希望大家珍惜毕业前夕的校园时光,祝福大家前程似锦!


于青民
2014.6.8于新疆伊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