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一名老师----给自己打的预防针和强心剂

(2013-08-26 01:31:33)

825   晴转多云


   今天我们去领了课表,明天我就会站在三尺讲台,从此便有一群自己的学生,有属于自己的办公桌,有伏案写作和孜孜不倦,当然也会有不尽人意和气急败坏。

   紧张、兴奋。

   我想起了从小到大,对我启迪最深的几位老师。想起了年少的我对学校、对学习、对老师的敬爱及厌恶。想起了附中实习时,学生们给我的纸条上对我的评价和建议。想起了临行时,几位恩师对我的叮嘱和指导。

   压力、迷惑。

   答辩失误,不过是错失一个奖项。讲台失言,却可能扼杀一个纯真的梦想。以前所有的站在公众演讲的经验,都伴随着大三的低调、大四的转身,灰飞烟灭,留下的那一抹气息,也不再适用于明天那个舞台。

   在自己还没有开始传授真真切切的第一堂课,没有开始抱怨学生的无理取闹,没有在平淡日子里不思进取的时候,我想认真写下一些心情,有头绪的或者无厘头的,切实实际的或者虚幻缥缈的。

1.一定不要忽略班级里沉默的孩子。这句话是好友现斌嘱咐我的,也是我在附中一个月实习里暴露的问题。班上的好学生容易吸引眼球,调皮捣蛋的差生也往往让老师更多去关注,而中间的那一大批乖巧沉默、成绩一般、中规中矩的孩子最精彩被忽略,而他们的内心,确是同样的需要鼓励、赞许和关心。我在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最先认识并聊天的是开朗、调皮的孩子,其次是内向、有特长的孩子,然后是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自始至终关注最少的,就是班级里那些低调的影子。

2.当举手成为一种申请回答问题的工具,这对不举手者公平吗?这句话是我们听课时旁边一位青年教师做的笔记。当时就很震撼。老师的提问,是一个互动的环节,是授课需要,刨根究底,是为了让所讲的内容让学生接受,同时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这两个目的,都指向了同一结论:被提问者更应该是需要被关注的学生(课上走神、基础偏差或者其他),而不仅仅是举起的双手。同样一个问题也摆在眼前,如果一个学生总是举手,而老师认为没有提问他的必要,这样会不会伤害到他的求知欲和自尊心?

3.高中阶段的学生,必将“信其道”才“亲其师”。十五六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 叛逆期,讨厌那种夸夸其谈大道理一堆一堆讲的老师。记得在附中给8班的孩子们上过一堂课,给他们放了一个和科技有关的视频,对于他们的提问,我没有回答,让他们留着这些疑问好好奋斗,争取有朝一日能够自己参悟到。后来和资历较深的老师沟通才知道,自己犯了大忌。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一定要多充实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学识、有涵养的人,说有底气的话,传有根据的道。

4.多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安排课程。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和知识对接的一个桥梁。参加知识竞赛时的姐姐告诉我,老师们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无论是知识还是心理疏导,都根据“自己想教给学生什么”来安排课堂,而忽视了“学生想学什么、想怎么接受”这个主观问题。虽然我很想告诉他们外面世界的精彩、刻苦勤奋的必要、良好习惯的难得,但是一定要充分考虑新疆独特的民族大环境、孩子们成长的小环境,在他们所能接受的视野和范围内,传授自己的良苦用心,才更容易被信服。

5.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师。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会在课堂上响起手机,不会在讲课的时候丢三落四,不会大声喧哗无意失言,不会在讲台上卖萌与傻笑。要严格控制自己的小动作,保持穿着得体,言语得当。课下和学生交朋友,注意方式和方法,把握分寸,既要做到“益友“,更要为”益师“服务,二者把握不好不可兼得的时候主抓后者,因为那个词亦师亦友永远是把”师“写在前面。平日多和学生交流,他们心中的老师形象,学会认识他们最喜欢的老师和最讨厌的老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这个最基本的个人要求,是我加入支教团第一天就对自己说的。

6.坚持为班级管理献言献策。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年龄、角色和课程的因素,都会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学生和班级的方方面面。附中的郭延云老师,教给我很多和学生斗智斗勇的方法。发现了问题,一定不能得过且过,个别学生的小毛病,会滋生成班风的大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发展。学生逃课、玩手机、早恋、吸烟酗酒,班干部不负责任、欺上瞒下、以权谋私,少数民族学生不合群、自闭、独行,这些小细节,一旦发现,就主动和班主任沟通,做最爱打小报告的任课老师。在附中学习到的好的班级管理办法,自己的一些学生教育的思路,也要经常主动和班主任分享、讨论。

7.不管哪个民族的学生,都是二中的学生。赵书记接待我们的那天,着重给我们强调了这一点。如果哈萨克族的学生和维吾尔族的学生打架,只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争吵,第一时间找出打架方、受伤方、错误方,永远不要把它上升为民族问题。在二中这样一个合办学校,面对讲台下的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一视同仁。为人师表,把民族这碗水端平了,才会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尊重。于情于理,都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首先把这件事做好。 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课下交流,都要注意把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性格学生所占的比例。

8.认真想好,自己课堂里的气氛。不管是亲和派的,还是严肃派的 ,都要遵循正常的课堂秩序,让学生对规则、上课有严肃的界限划分。做一名真实的老师,不妄自菲薄、也不夸夸其谈。这里的老师送我这样一句话,不能给学生以笑脸,不忘给学生以热情。我的理解是,心中的一团火,也要在教师的严格、课堂的有序下显露,而这种游刃有余太难把握,我觉得我的资历还远远达不到这种水平。对于一个刚刚踏上教学岗位的老师,不要着急去展示自己的风格,与其相比,更需要的是在中规中矩的教学中摸清学生底子对症下药。这是晚上打电话家胜教给我的。

    就此执笔。于老师,你一定要加油,无论课堂、学生什么情况,都要以不变应万变。这个 “不变”、就是字里行间的 “初心”。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http://s11/mw690/90f95e19gx6C8P2y9rc6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