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的梅花

标签:
西溪梅花休闲 |
分类: 闲花幽草 |
http://s1/mw690/90e3e35ctd7111a472400&690
碧云天香雪梅(摄于西溪湿地梅竹山庄)
据《西湖志》记载:西溪“独盛于梅花。盖居民以梅为业。种梅处不事杂植,且勤加修护。本极大而有致,又多临水。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入,弥漫如雪;更有红英绿萼,花种不一。”
原来西溪乡间有许多梅农,多为傍溪筑屋,种梅为业,人入其中,但见十里香雪,人家掩映;而西溪的梅花,因为小气候、环境等原因,要比杭州城里的花时迟,可与孤山等地的梅花形成“错时开放”之妙,从而满足游人惜春赏梅、挽春留春之愿。清初吴梅村有《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说:‘我为作此图,仿佛梅花墅。”西溪梅墅之名即取自于此。但现在这里的屋舍都拆建成了茶园,归景区所有。
清代的“钱塘十八景”就有西溪探梅,可见历史渊源。西溪主要栽植的是“绿萼梅”,明清时被称为西溪梅,是梅中极品。每到暮冬初春之时,游客便会从四面八方赶来“除旧迎新,品茗赏梅”了。
在西溪赏梅最大的乐趣便是可以摇舟作岸上观,梅树野趣天成,乘船过秋雪庵、西溪梅墅、香雪屋等处,两岸梅竹绕村,红梅白梅如云如梦,还有芦苇重重、渔翁撒网、船娘唱晚、一派田园风光……
“水上探梅,摇舟探梅”是西溪特有的赏梅方式。这“探”字颇有讲究:一探在于西溪的梅弯曲于水上,有迎客之势;二探在于船从梅树下经过,梅触手可及;三探在于寻找、摸索之意,河道弯环,正是乘舟寻梅的意趣。
古人说:“西溪之胜,独秀于水,四望皆芦苇障目,地多梅花。”杭州的几处著名梅景,灵峰、超山,梅树多栽在岭脊,可称旱梅。而西溪赏梅却独秀于它的水乡梅林,西溪的梅花翠竹,依水而立,曲水滢洄。游客缘溪探胜、循水赏梅,竹翠梅香,隐蔽于梅林之中的草舍庭院,则增添了另一种水乡梅园的古趣。
http://s15/mw690/90e3e35ctd710eedb8e6e&690
西溪梅墅百梅盛开
http://s13/mw690/90e3e35ctd71101d1c08c&690
疏影横斜
http://s1/mw690/90e3e35ctd710f1fd10c0&690
春风又绿江南岸
http://s5/mw690/90e3e35ctd710ee35a3e4&690
梅以曲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