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读书笔记 |

二、第三种力量——不打不骂,赋予孩子自我驱动的能量池
做父母的第一要务是带孩子成人,当孩子长到十八岁那一年,他会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对待父母,他会关注自己的心灵和别人的甘苦吗?
养育孩子的源头就是关注孩子的胸怀,没有胸怀的孩子容易迷失方向。
不可以把任何事情当做一次理所当然发生的事而忘了珍惜它们。
放弃总是容易的,坚持才有挑战,坚持才会成功。
如果孩子没有老鹰的高度,就看不到世界;看不到世界,他们哪来胸怀;没有胸怀,孩子怎么成为人才栋梁。
当孩子心中有了一位可以崇拜、仰慕的精神楷模时,他便有了追求的目标和行动的力量。一个楷模的力量就是对孩子的思想和精神产生影响力的第三种力量。
让孩子通过帮助他人去认识自己的价值,这是对他的最好肯定和最大鼓励。胸怀会带着他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人的优秀是需要从小耕种的,寻找一本好书与孩子共读,发现一个楷模让孩子去追,无关知识,却有关信仰,有关情感,有关我们想为他人做点什么的愿望。
只有当孩子学会了自我醒悟,他的内心才具有变化的动力,到那时变化才真正开始。所以,犯错就是引导孩子实践自我醒悟的第三种力量。
我是谁?我对谁负有责任?我要感恩和尊重的人又是谁?
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是他们向善和追求优秀的原动力。
让孩子体验的角色越多,他的情感就会越丰富,阅历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厚实,最后这一切都会混合发酵,酿出一缸完全出乎意料的好酒。孩子收进心中的必会用一份惊喜表现出来。
孩子亲眼看到和亲身体验到的将比父母的谆谆教诲来得更直接、更易接受。
三、闲暇里有真教育——多元化生活体验和渗透式课余活动
柏拉图曾经说过:Life must be lived as play.
心胸与情怀不是有了知识就会自然养成的,而是要通过岁月的慢养才能逐渐获得。培养心胸和情怀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知自己,去发现激励自己的成长目标,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为成为一个全能的人营造出良好的软素质基础。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充分的闲暇,就接触不到许多美好的事物。
相对于短暂的学业来说,运动所带来的长期效应应该不会立即显现。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他人需要,是一种何等重要的事。
让孩子做自己,他们才会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筹划,充满期待。孩子八岁时就已经有能力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感到雀跃和高兴。
情商管理着两大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和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情商教育的五大认知领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社交能力。
用书引导他们从自我认识过渡到自我激励,从丰富同理心到与朋友协作,用书导航,为孩子输送情感体验。
“影子玩伴”,它可以帮孩子强化和固定内心的好情绪,疏导化解因不安全感带来的不良情绪。安抚物不仅是简单满足孩子依恋情结的物件,用好了,还能让孩子内心安定而富足,想象美好而无界限,并因为感受到了爱而变得情绪稳定、心智平衡。
分享虽然看起来是失去,但其实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多。
当孩子再次打开儿时的书时他将看到自己童年和崭新的今天。妈妈要引导孩子,否则故事再好也是“死书”,阅读时要让宝宝投入感情,否则再精彩也是“冷书”。闲书,更有生命的感染力。
孩子过家家是在预演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各种角色,扮多了心中的角色,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向角色的形象和性格靠拢。角色扮演对每个孩子的情商建设和性格养成都有着重大影响,因为孩子扮多了什么就会像什么。扮演的角色越多、越丰富,情感体验也就越多、越丰满。再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巧用周围的人事物,为孩子建立起三个快乐成长的支撑点:正面的情绪、稳定的性情和平衡的性格。
美好的童年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但绝对需要所有无边界的糖果,这是让孩子感受到甜蜜的心灵养料。漠视童年的情绪需要、性情培养和性格影响,一边又拿着超出孩子需要的物质来淹没孩子内心的自尊、自强和自己产生的动力源。
父母已经习惯了把读书简单的等同于吃苦,而吃苦又变成一贴用来激励孩子学习的良药,使得孩子搞不清自己到底为了什么在学习。孩子一点没有吃过物质的苦,然而心灵和情感的枯竭却让他们的童年充满了苦涩滋味。
悲伤不是单一的,只要有快乐就会有悲伤,那么我们就别太担心孩子是否会吃苦。只要他们去经历快乐,悲伤就会来到他们身边;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快乐储备,他们就有足够的能量来走出悲伤。
作为母亲,我经常告诫自己,五个情绪小人不是孩子的情绪专利,大人的身体里也充斥着它们的影子。看懂孩子就如看懂自己,真正能够拯救我们自己的不是对孩子的无限期望,也不是对孩子的期望破灭后的愤怒,更不是少年时靠吃苦换来的硬本领,而恰恰是我们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对所有美好的人事物的大胆想象和一生不断的孜孜以求。
父母养育孩子也是在为他人做一件好事。如果我们能够用品德和善举教导自己的孩子乐于助人、乐于分享,那么我们每个家庭都有机会享用别的家庭为我们准备的精神好礼。
闲暇教育首先是一种感性的渗透,是通过触摸、观察、体验和感受事物来进行慢养,在量的积累中等待质的变化。
孩子可以在运动中习得各种各种人生品格,如坚忍、坚定和坚持,协作、共情和领导力,忍耐、自控力和自制力等。 竞争就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少年之美,日积月累。孩子在接受知识的培养和灌输之外,还需要在各类兴趣、专长和人文环境里“浸泡式发酵”一下。身心透过气了,眼睛换过风景了,眼界更开阔了,精气神更饱满了。 个子猛长,皮肤黝黑,逢人就没心没肺的傻笑,十足吃饱了阳光的开心样子。 暑假不是用来填充日子的,那样会亏待了孩子的身心;暑假是用来丰富生活的,这样才能为孩子开拓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孩子的世界里不应该只有父母、家庭、学业和学校,更不能只有自己。父母应该把世界带到孩子面前,他们人虽小,心却可以很大,他们对世界的使命感越强,胸怀就会越宽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