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进群学习,校长建议家长深挖自己的问题,种下的因,早晚会发芽出来的,挖出来,灭了它。我也来挖自己的问题,不用深挖,拂去表面上的掩盖即可看到它们了。今天先拔出“执行力”,机缘巧合,正好读到一篇相关的博客,帮助我深入看清自己,发现问题的实质,进而根除它。
“什么是执行力呢?就是执行一项决策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毛病多,学习习惯不好,归结于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不够。家长制定一项决策,执行力强了,孩子的毛病就会少一些,习惯就会好一些。
慈母多败儿,就表现在母亲对孩子管理的执行力不强。很多母亲,也想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但是,孩子一使性子,立场立刻就发生动摇。孩子想看电视,一撒娇,妈妈就会答应。孩子想把作业拖到明天,一撒娇,妈妈就会答应。这就是执行力,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就必须舍得让孩子不高兴,要知道,好习惯的形成,其实跟人的本能是相悖的。舍不得让孩子委屈,就只能怂恿孩子的缺点。
最恶心的是,很多家长意识到了自己执行力不强,但懒得改正,总是想着寻找捷径,让孩子出现突飞猛进似的的变化,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执行力就是一种态度的坚决。如果你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就要敢于板起面孔。既然定了规矩,那就是高压线,不得触犯,一旦触犯,就要吃苦头。当然,惩戒孩子以外,必须对孩子有足够的感情投入,有足够的了解和交流,有九成的微笑,才能有一成的管束。在一个充满爱的管教中,有底线,也有温暖。执行力不是简单的说不,还有煦风和畅的陪伴。”
以上带引号的部分是摘录的别人的博文,简直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的不作为。入群一个月后就发现自己的执行力差,并且一直努力在改变,也学着群里的家长们给我们母女俩制定微计划,并按照执行,但是心儿有时候会做不到,尽管知道该督促她去做,但考虑到孩子的心力不足,就不太会坚持原则,硬性的让孩子去做。对于孩子的现状,我想也只能柔和的坚持。先改变自己,做好计划并认真执行,安静地学习,读书背诵,增强自己的执行力,至于孩子的就一切随缘吧。
坚信聪爸所说的,放下执着和概念,妈妈先改变了,盯着自己,别过多的盯着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