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表钟表文化收藏钟表古董钟表研究杂谈 |
分类: 钟表艺术文化 |
白映泽:有多少“中国表”可以重来
今天和一位作古董表的朋友从中午聊到下午。最后说到现在很难找到好东西了,好东西又贵得要死。多少曾经过手的好东西现在想当年留着多好,可它们都已不见了踪影。(现在收到好东西时他再不出手)
跟我讲一个故事:十多年前一位西班牙朋友从他手里买“中国表”(注1),说有多少要多少而且价很不错,远远高于当时国内市场。他把手边四五块全给了他,又从同行处找了十几块给他。后来他确认另一位同行过给这位西班牙人不下几十块,又确认那位西班牙老兄走时的收获可能不止100块--100多块漂亮的“中国表”!其中有不少是播威BOVET。
(转载请联系白映泽或@钟表游)
他忆起多年前的事如在昨日,头摇得像拨浪鼓后悔当年为啥不留一留。这些“中国表”真棒啊,播威表的那珐琅面儿真是迷人哪。
我回答他:这很正常,当年的你用它们和另外不断出手的各种“它们”换得现在悠闲的生活和你市区的若干房产。你做着这样的生意,用了近20年的时间,现在你已经懂了,有了这个认识。
而欧洲人、欧洲的藏家人家认识到这一点有多少年?--已经超过一百年了。那些精美的“中国表”,欧洲人不是找了一天两天,它们已经在一百年前就全世界地找你这些精美绝伦的“中国表”了。当年卖给你的好东西,他们又想法儿给弄回去了。你们研究它了解它才多少年,那位西班牙兄弟爸爸的爸爸可能早就在研究他们、收藏有几代人了。我们的一脉相承,是被破坏掉或断掉的,我们的好东西,懂得的更多是人家。
所以,不要着急不要后悔,慢慢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注1: “中国表”:流行的名字有“中国市场表”、“大八件”等等。个人认为前两个称呼要么廉价、要么局限。了解“中国表”历史、喜欢“中国表”的朋友,如果喜欢这个名称,请今后称其为“中国表”。
http://s5/mw690/90da069agd3a4aa1ba0e4&690
2013.1.19 21:50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白映泽或@钟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