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象的基本技法---李善佳

(2011-11-20 09:14:20)
标签:

杂谈

分类: 几何画板

 

用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象的基本技法

 

李善佳(韶关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在用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函数图象的绘制. 熟练掌握绘制函数图象的方法,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本文通过实例来系统总结绘制函数图象的五种技法.

一、直接法

1  画函数y=sinxR上的图象.

操作步骤:单击“图表”菜单下“绘制新函数”f(x)=sinx如图1.


http://s6/bmiddle/90d5e101hb24d09f205f5&690
1

二、轨迹法

2  画函数y=(1/4)x^2在区间[-2,3]上的图象.

操作步骤:

1)单击“图表”菜单下“绘制点”C(-2,0)D(3,0),构造线段CD

2)选中线段CD,单击“构造”菜单下“线段上的点”构造点E

3)选中点E,单击“度量”菜单下“横坐标”得点E的横坐标xE

4)单击“度量”菜单下“计算”,计算y值

5)依次选中xE、y值,单击“图表”菜单下“绘制(x,y)”,得点F

6)选中点EF,单击“构造”菜单下“轨迹”,得函数在区间[-2,3]的图象(如图2.

 


http://s15/bmiddle/90d5e101hb24d13079aae&690

2

三、参数法

3 绘制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

操作步骤:

1)单击“图表”菜单下“新建参数”a=-1b=2c=3

2)单击“图表”菜单下“绘制新函数”f(x)= =-x2+2x+3如图3.

 

http://s11/bmiddle/90d5e101hb24d13d615ca&690

3

改变参数abc的值(可在选中后按“+”或“-”键),可以动态地探索与发现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的变化过程.

四、辅助函数法

对于分段函数,可以引入符号函数sgn(x),把分段函数“粘合”成一个函数解析式. 符号函数定义是:当x0时,sgn(x)=1x=0时,sgn(x)=0x0时,sgn(x)=-1.

4 画下面函数的图象。

http://s1/middle/90d5e101xb2205a15c4b0&690

操作步骤:

1)单击“图表”菜单下“新建参数”a=1b=3设定区间分界点);

2)单击“图表”菜单下“新建函数”f(x)=3-(x-1)2g(x)=4-xh(x)=

3)单击“图表”菜单下“绘制新函数” 如图4.

 

http://s13/middle/90d5e101xb2205e65fcdc&690

4

绝对值函数abs(x)是另一种辅助函数。

5  画下面函数的图象.

http://s13/middle/90d5e101xb220841e4b5c&690
操作步骤:

1)单击“图表”菜单下“新建函数”f(x)=sinxg(x)=cosx

2)单击“图表”菜单下“绘制新函数” .如图5

 

http://s12/middle/90d5e101x7836708b086b&690

5

说明:例1与例5的图象均在弧度制下绘制,故须预先单击“编辑”菜单下“参数选项”,把角度单位用弧度表示.

有限区间的函数图象,也可以采取辅助函数法。

6  画函数 在区间[-2,3]的图象.

只须把例4中的两个参数与三个函数分别变为a=-2b=3,f(x),g(x),h(x) 如图6.

 


http://s11/middle/90d5e101xb2206927d46a&690

6

说明:f(x)h(x)也是辅助函数,当xa时,f(x)没有定义;xb时,h(x)没有定义. 因此,最后画出的只是区间[a,b]上的图象.

五、变换法

1. 平移

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对于函数图象的平移,采取“标记向量”较为简单.

7 绘制与例4图象相同,而位置可任意改变的函数图象.

操作步骤:

1)用轨迹法绘制例2的图象(同例2);

2)用“点工具”任作两个点AB

3)选中点AB,单击“变换”菜单下“标记向量”;

4)选中点F,单击“变换”菜单下“平移”,选择“标记”选项,得到

5)选中点E ,单击“构造”菜单下“轨迹”,得到原函数图象按向量 平移的图象(如图7.

 

http://s15/middle/90d5e101xb22069cfbf6e&690

7

说明:拖动点A或点B,就可以把图象按向量AB任意平移.

2. 反射

8 绘制与例2的图象关于任意直线对称的图象.

操作步骤:

1)用轨迹法绘制例2的图象(参见例2);

2)用“直尺工具”绘制直线AB

3)选中直线AB,单击“变换”菜单下“标记镜面”;

4)选中点F,单击“变换”菜单下“反射”,得到点

5)选中点E ,单击“构造”菜单下“轨迹”,得到原函数图象关于直线AB对称的图象(如图8.

 

http://s10/middle/90d5e101xb2206ddf0069&690

8

3. 旋转

9 绘制与例2的图象绕任意点旋转任意角度的图象.

操作步骤:

1)用轨迹法绘制例2的图象(2);

2)用“点工具”任作点A,选中点A,单击“变换”菜单下“标记中心”;

3)单击“图表”菜单下“新建参数”,设置参数t,单位设置为“弧度”,选中t,单击“变换”菜单下“标记角度”;

4)选中点F,单击“变换”菜单下“旋转”,在“旋转参数”中选择“标记角度”,按“确定”得到F'点

5)选中点EF',单击“构造”菜单下“轨迹”,得到原函数图象绕点A旋转t角度的图象(如图9.

 

http://s3/middle/90d5e101xb2206ce26192&690

9

    直接法最为简单,它是辅助函数法的基础.

       轨迹法是变换法的基础.

      参数法可渗透到其他方法中,便于图象生成与演示图象的变化,更好的体现“动态几何”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