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科词条能造出“作家”吗?

(2012-10-18 17:07:20)
标签:

东北

青年作家

词条

搜索引擎

王长征

分类: 散文

百科词条能造出“作家”吗?

                                                    文、王长征

 

    某日,一位文友造访寒舍,他很得意地告诉我,只要在电脑搜索引擎输入“青年作家+他的名字”,就能浏览到他的创作成果及社会影响。他透漏这个信息无非是想证明他已是名人了。我鼠标轻轻一点,关于他的相关网页竟然高达450多页,我被他的话语和网上数十万计的点击率差点给“雷”倒。
    不经意间,身边突然冒出这位名人,我仿佛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奇。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执着勤奋的文学爱好者,偶尔在他自己所主编的校刊发些“豆腐块”,而且某些稿子多次重发,至于社会上的一些主流报刊,我却从未见到他发表过什么文章,他怎么一夜之间就成名人了呢?怀着好奇心,我按照他的要求输入相关字眼,第一网页就有不少关于他的简介和作品,继续往后翻,发现搜索引擎把“青年作家”和“他的名字”进行拆开,很多信息都没有什么联系,但这么多关于他的网页确实超出我的想象,令我惊诧莫名。
    打开这些网页仔细阅览,我发现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特别是关于他的百科词条竟然有十多个,不仅个人简介洋洋洒洒,而且他还为自己起了十多个笔名,每一个笔名都是一个词条,备注是“青年作家,XX笔名”。另外,他的某些单篇诗歌都是独立的词条,并一一注明“XX作家的作品在当代中学生中间影响巨大”的字样,看罢这些,还有谁不误以为他是著名作家,一定忍不住心生崇拜。本人如果不是经常与他在一起,我也会羡慕不已。不说那些头衔,仅仅“著有小说xx部、散文xx部、诗集xx部”就把能把人唬住。于是,我忍不住要求同他交换各自出版的新书。他这才一脸尴尬地告诉我那只是“著书”,并没有出版。
    这时,一位教网络传播的老师来宿舍找我,他在我电脑上翻了此君的网页后,笑着解答起我的一些疑问:“百度百科都是民间网友编辑的,无人审核事实真相,这些都是他自己搞着玩的,你看这么多网页有哪一条是关于他在期刊上稿的呢?而且大多都是一些论坛、BBS、个人博客、贴吧‘扯淡’的网页,不具有可信度,没什么说服力。”
    前不久,我的一位东北文友荣获某大型期刊的文学奖项,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我把他的名字输入百度,搜索的相关消息只有十多页,却没有一个华丽的百科词条,大部分都是一些期刊发他稿件的消息,他的名字后面也没有任何简历,也没有注明什么影响力,但他的作品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同是年轻人,一个发表几篇稿子却标榜“作家”头衔,另一个正式出版几本书仍以新人自谦,相比之下,我不禁感慨万千,想到了公共关系学里的两个专业术语,“知名度”和“美誉度”。仅仅依靠搜索引擎出来的网页能证明什么呢?然而,像此君一样沽名钓誉、自我吹嘘、心浮气躁、华而不实的人还有多少啊!年轻人喜欢张扬可以理解,但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一个人民喜欢爱戴优秀的作家,不像肥皂泡是吹出来的,而是全靠作品说话,不搞出几部有影响的拳头作品是站不住脚的。作家莫言之所以能荣登“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靠的是作品说话,绝不是百科词条!
    想到当今一些青年作家在纷纷扰扰的网络世界中迷失,不少才俊刚在文坛崭露头角创作生命就流星一样消失,我除了隐隐担忧之外,真诚希望我身边的这位朋友,能从自我陶醉、自我宣传误区中走出,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深入到文学的海洋中,撷取更多更美丽的生活珠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