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书法名家刘石刚
标签:
杂谈 |
http://s4/mw690/90d05ebagdf3fcd42dfd3&690
http://s3/mw690/90d05ebagdf3fcddb5ed2&690
http://s12/mw690/90d05ebagdf3fcef1bdcb&690
他气运丹田,一挥而就,如迅雷而至,不及掩耳,百秒内一个龙字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如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想像,世间竟然有这样的奇事,奇人。在这次拜访刘石刚老师前,虽未见其人,然声名贯耳。他的墨宝如金,求字者如云,许多作品被编入中华美术大典,并多次为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录制专题片。他可精于勤,勇于创新,努力吸取传统书法的精华,但又不墨守成规,积极探索新的书法创作手法。于墨海中畅游,乐此不彼,自号墨龙。
1.
墨龙演书堂坐落在濮阳县解放路上,演书堂清静别雅,如闹市中一竹林。我去之日,虽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但,当我走进墨龙演书堂,便觉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这股清风不是空调带来的,也不单单是身体上感觉到的,而是心灵上的一种洗涤。接着便是浓浓的墨香,扑进鼻孔,目之所及,宣纸和墨盒堆积如山。墨龙先生便坐在其中。他微笑颔首与我打过招呼,示意我先随便看看,便又投入到他的工作中。
墨龙先生精于书写龙字,而且在龙字书法上创新颇多。他书写的泼墨龙形像逼真,气势磅礴,如苍龙出海,身披万点水珠,腾空而起,寓意我中华民族腾飞而起的发展气魄。
他的乾坤阴阳龙――也被许多人称为“双人龙”――寓意丰富,左边为男,右边为女。既寓意爱情,又将中华传统神话故事镶嵌其中。男童就是伏羲,女童即为女娲,女娲人首蛇身,两人含情脉脉,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化做无声对视。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未访墨龙先生前,常听人讲一个神奇的故事,说是墨龙先生所书写的贝壳龙可以预报天气阴晴。每听到此,颇为疑惑,总以是坊间爱慕先生者杜撰而生的故事。在观看墨龙先生书法作品时,果然见一幅龙字书法作品下面标注着可预测天气的说明语。便当面请教先生,为什么此龙字可以预测天气呢?
墨龙先生一笑,说:这事说来,中间还有点故事。爱龙写龙是我最大的志趣所在。在书堂写,在家也写,有时吃着饭,心中有所感悟也会起身来到书案上,展纸而作。有一天,我嘴里叼着一块咸菜,书写一幅草书龙,气叫丹田时,咸菜由嘴中掉在了字上面。当时并无在意,谁知第二天,掉咸菜的字上面,就呈现出半圆形的斑点,极似贝壳,煞是好看。我自己也好奇这是什么原因,突然想到了作龙字时咸菜掉到字上面的一幕,便了然了。我就想,可不可以在书写时,人工加入晶盐,创造这种贝壳奇观呢?在此后的探索中,我发现,加了盐的龙字,在天气变化时,会有征兆。将要阴天,龙字上的贝壳颜色必然会变暗,晴天干燥天气,字上面的贝壳晶莹剔透。经过长期的摸索,我还发现,创作贝壳龙,还需要在连阴天气,这种天气,空气湿度大,在刚刚书写完的字上喷上晶盐,盐才能慢慢吸进字里,自然阴干后,贝壳形象才最完美。贝壳龙能预报天气,是利用空气湿度来完成的,我也听到坊间有人把此传得神乎其神,早就想就此做些解释。恰巧,今天你来了,倒可以借你之口,传我之音。
听完墨龙先生讲完贝壳龙的故事,我暗叹面前这个身材强健汉子,竟然有这般细腻的心思。难怪他能在强手如云的书法界中脱颖而出,刚过四十就已在书坛声名鹊起。
墨龙先生创作龙字书法源于1988年,那一年濮阳市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中华第一龙。墨龙先生有感于此,对龙文化和龙字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潜心研究、创作龙字书法,二十几年过去,墨龙先生的龙字书法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2012年,墨龙先生的五幅以书龙为主的作品入选中国邮票发行。更使他的龙字书法声名远播。
人生有涯,艺术无境,虽然刘石刚老师现在已是声名远播的书法家。但是,在艺术道路上,他觉得自己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业精于勤,只有勤于创作,才能不断地奉献出好作品,好书法回馈龙都人民的爱戴之情。正因此,每天,刘石刚老师仍然孜孜不倦地劳作于翰墨海洋中。
2.
书写大字书法,是最费体力和精力的事情,这一点只要对书法知识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大字书法讲究气势雄伟,字迹苍劲有力。行内称大字书法有三费:费纸、费墨、费力。而且极难出成绩,非醉心于大字书法的人,一般都不选大字来做自己的书法之路。
墨龙先生一入书法门,就选中大字书法,并将其定为终生追求的艺术之路。先生说:书法的最美,我认为就在于大字书法的那种雄伟壮观,磅礴大气。谈起自己喜爱上大字书法,先生说这源于家庭的熏陶,自己的祖父曾是民国抗战时期14区的专员秘书,在当时的书法界影响颇大。祖父就十分推崇大字书法。先生笑谈,自己练字所用之墨可以汇流成海。并且,书写大字,光有深厚书法功底还不够,还要有一副好体格。大字讲究一起呵成,浑然天成,书写时,将气运于丹田,一口气写成,这没有好身体是做不到的。许多人见到我,都说我不像书法家,像个行武出身的军人。这话也不错,祖父就是出身行武,他时常要求他的子孙要文武双修。文不修武,弱如病夫,武不修文,一介莽夫。所以,除了练好字,祖父还要求我把身体练好。有一副钢筋铁骨,才能干一番事业。你也看到了,我能在2分钟内将在个大字写出,与强健的体格是分不开的。所以锻炼身体也很重要哦。现在,我每年要用掉六七百斤墨,很多人认为这不可信,说我是将墨水当饭吃了。其实,每天用掉两斤墨,对于我来说是家常便饭。
我在墨龙的演书堂待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已见两瓶斤装的墨消耗至尽。古有书圣王羲之洗砚墨池,今天随着时代发展,洗砚池已不易出现。然,如能一探墨龙先生家的下水池,则可见墨道成河。在我拜访先生的期间,但见求字者四五人。对于每个求字之人,墨龙先生都严谨对待,认认真真地书写每幅字。我问先生,是不是每天都要书写这么多幅字,先生说,几乎差不多,有时会更多些。
我从外界听闻墨龙先生性刚直,好友,对于上门求字的人,向来是有求必应。尤其是本城乡友,挟纸提墨而来,怎好将一个“拒”字说出口。但是,随着墨龙先生声名鹊起,其书法在市场上的价格一路攀升。有些人见先生面薄重义,纷纷蹋门而至,索得字后转手他人,从中谋利。我问先生可知此事。先生微微一笑,说:我只管写字,至于其他,何必分心。再则能有人这样费心思来索我的字,我感到很高兴。索字之人越多,我练字的机会也就越多,何乐而不为。
面对墨龙先生对他人钻营之术如此坦荡、淡然,在我心中立时肃然起敬,可见大师之大在此心胸。
浸淫翰墨三十多年,墨龙先生说:他最得意的就是手捏毛笔,畅游于宣纸之上,书写出一幅幅字作。而且,书法艺术最美之处在于书写者与所写的字溶为一体,字中有人,人中有字。书法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使欣赏者有畅游在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之中。
两个小时的访谈时间匆匆而过,临告辞前,向先生求字。本不报希望,但先生欣然答应。这让我十分感动。先生作一副乾坤阴阳龙,放在旁边阴干的间隙,先生说,你我虽然初次相见,但谈得投缘,我再赠一副字给你。这次更让我惶恐起来,心有所望,却又觉得有些不安。在我停愣之际,先生已展纸挥毫。一副虎字跃然于宣纸之上。这虎字咋看,如画家所画,细睢,才分明,这是书法家一挥而就。书法之“无图的画”,其意就在此吧!
辞别墨龙先生后,我心久久不能平息,一是为先生淡薄、坦然的处事心态,二是先生名声大振,却毫无架子,三是先生对于艺术追求之心,实乃是我等后生晚辈应该好好学习的地方。
在此也祝愿先生艺术成就至臻至美!
墨龙先生简介:刘石刚斋号墨龙,出生于1968年3月,受祖父:原国民党战时14区专员文秘著名书法家刘紫光老先生之影响,自幼陶醉于书法,初功唐楷以欧、顔,兼习隶篆于秦汉,91年师从刘文选,张广修二位老师,后受其指导,学二王以助其行,习怀素、二张以演其草,习沙孟海老先生笔法以辅其榜,融其各家,自成风格,现为国内艺术动态书画委员会、中国华人书画评审润格展览工作委员会评审委员、首届书画专家评委选举会评委。中华龙都墨龙榜书研究会会长;中华龙书画院院长;墨龙演书堂堂主;中华龙乡龙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顾问;河南省书协会员,濮阳县书协副主席,濮阳市书协理事,濮阳县老干书协顾问,濮阳县工商业联合会书画行业协会副会长。作品曾多次被青年导报等报刊登载或连载,部分作品已入编中华美术大典,也多次被央视、河南电视台和濮阳电视台专题采访并播放,并连年举办大型义写春联活动。多次参展并获奖,很多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