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90cfa209gbac4b5d12ec2&690
http://s6/middle/90cfa209gbac4b7f69455&690
在学习水粉肖像画之前,习画者应该有一定的肖像素描的训练和基础,也需要有在色彩学习中已掌握了一定的色彩基础知识和水粉画的一般技能。这时里,我们所涉及的肖像写生步骤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即对人物头像的基本形体结构的塑造及明暗调子和色彩变化规律的表现方法。我们只有在平时通过刻苦的写生训练,培养正确的观察形象塑造的技法和经验,才能打好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有好的作品。
水粉肖像画一般以人物头像和半身像为主。在进行肖像写生训练的同时,应借助一些艺用人体解剖的教材和参考书,对人物尤其对头部、颈部、肩部的基本形体和结构有所了解。这样,在表现具体模特儿的个性特征中不失有理解的深度,也不失绘画表现的内在基础。
一、基础训练与要求
(一)
要求形体准确,要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空间感、色调和谐、色彩关系准确等。
(二)
应始终有素描意识,在水粉肖写生中显得尤为重要,人物的形与色在光线的照射下以不可分割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水粉写生中,是以色写形,要求形色合一。除了素描中的黑白灰(色度)外,在色彩画中还要以冷暖色块来表现,用改变色彩冷暖来表现人物形体变化。
(三)
在初学者中将头像的暗部画灰暗了,甚至几乎是黑色的,如鼻子底部的投影处等。这是常见的缺乏色感的色彩问题。它与学画者的观察方法和能力也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头部较暗的部分,在观察时可从色相、色性上去比较判断,用色也可大胆让色彩倾向性明显些,这样,暗部色彩会显得透明和生动。因为水粉颜色的材料具有粉质强的特点,在画上深色调的调和色干后也会比湿的时候看上去要灰粉,因此我们画暗部色彩时尽量让色相倾向明显,同时,尽量减少调和颜色的次数。
二、观察方法
美学家阿恩海姆曾说过:“如果我们的眼睛是父亲,那么手便是母亲,艺术作品的产生靠眼与手的高度合作。艺术家们在他们的艺术实践中总是把观察放在第一位的。”要学好绘画,重要的是观察。
(一) 头像的基本形体
这里就人物头像写生时如何观察认识头、颈等部分的基本形体和对它们进行块面分析,以便掌握头部体积构造的共性和规律是很重要的。头像包括头部、颈部和肩部,整体观察的范围应包括这三部分的形体构成关系。头部的上下左右稍有转动,两肩的高低的不同,使头像整体看去上具有不同的动势变化。我们将头部概括成一个立方体,颈部看成是一个圆柱体,两部分以一定的角度连接,圆柱体的颈又以一定的角度插入胸廓。头部有六个面:顶、底、两侧或两颊、正面和背面。
我们再将头部的各重要部分形体看成块面并分类。
1、 前额是长方形,并上连接头盖骨的顶部,两边转向颧骨的面。
2、 颧骨区是扁平形状,在鼻子的两侧。
3、 在颧骨区下部和下颌上部之间是一个竖立的圆锥体,在这个圆锥体上连接着鼻子的底部和嘴。
4、 下颌部分是呈三角形的。
(二) 头像的色彩观察
观察色彩重要的是进行比较,尤其是人物肖像写生。人物头像的色彩变化是丰富而微妙的,这给色调判断增加了难度。为了达到相对准确的表现,我们可从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色性(色彩的冷暖烘烘去比较。当然,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色性及补色的对比,在一幅画中会不同程度的同时运用和存在。
这里有必要强调色性,即冷暖。它与人对自然生活的感觉经验相关,人们将视觉领域的色彩感觉责骂温度感觉比作一回事。一般来说,暖色是指黄、橙、红、紫等色系;冷色是指绿、蓝、青等色系。然而这种固定的分类很容易使人产生误区。我们在讲到色彩和色性时,都是从相对意义来说的。如果说蓝绿色和红橙是冷色、暖色的两个极端,它们总是分别代表冷色和暖色,那么介于它们之间的色相可能是冷色、也可能是暖色,这取决于它们是同更暖还是更冷的色调相对比。色性随着光线和邻近色的变化面变化。比如人物脸部的色调在偏灰蓝色背景前,那么他的整体是较暖的,然而脸的左侧受窗外天光影响产生的高光区色调与右侧相比会显得稍冷些。而右侧由于形转折所受环境不同色调、不同强弱的反光影响,也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暖或冷。在许多大师尤其印象派大师的作品中,我们也看到冷暖变调创造了他们所追求的客观世界的魅力。这说明冷暖对比的变调使绘画性色彩更富表现力。学画者一定要在平时培养好用冷暖变调比较的观察习惯。
(三) 边线观察
每一个有经验的画家都会体会过边线的不同变化对形体的塑造有着直接重要的关系。美国画家理查.司契米德对“边线”问题有一段精辟的描述:“边线出现于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明暗或不同色彩的结合部。每个形体无论大小,都有最低限度的边线,对边线的处理不能任意为之。一条边线的软硬程度决定于两个区域之间变动的缓和急骤程度。当一块明暗或色彩极微妙地逐渐向另一块明暗和色彩转变,中间分不清明显的界线时,就出现最软的(虚掉的)边线,当形体、色彩、明暗出现90度或更大的转变,而又没有其他调子加进来缓和这种突变时,就出现最硬的(明显的)边线。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细细观察你所看到的对象的轮廓线和由于光照下形成的明暗交界线,它们不是一条线清楚到底的,也不是同样程度的模糊到底。正是那些有粗细、浓淡、虚实变化的和它们之间相互穿插关系的线,使我们所画的形象有了形体特征,有了塑造感和深度感。像色彩变换一样。边线可以用来代替明暗变化来表现形体,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中,更能明显地感受到这点/。边线是绘画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