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齐华“认识整万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2017-02-19 18:40:40)
分类: 学习反思

张齐华“认识整万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大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 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的数量的多少,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屏幕呈现计数器)认识吗?

    生:认识,这是一个计数器。

    简要回顾计数单位、数位。师:我们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出大小不同的数。不过,每一位上最多只能拨几颗珠?(9颗)

    师:要是再添1颗,那就得——

    生: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了。(板书: 满十进一)

    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这样的计数器,还有一些珠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拨数游戏,好吗?(好)

    师生共同完成拨数游戏,依次拨出3303003 000。(学生很快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快速地拨数)

    师:刚才四个数大小一样吗?(不一样)可每次用的珠子的个数——

    生:都一样,都是3颗。

    师:那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所在的数位不同。

    师:看来,同样的3颗珠,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既然大家已经找到规律,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拨谁了?(三万)

    师:(屏幕呈现30 00030 000是一个较大的数,看看这个数,再看看你手中的计数器,你能想办法拨出这个数吗?(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意见)

    师:瞧,出现不同的声音了!认为能的同学,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1:可以在千位上拨30颗珠。因为10个千是一万,30个千就是三万。

    2:不能这样拨,计数器每个数位上最多只有9颗珠,哪来30颗珠?

    3:在计数器上拨珠,满十就得进一,更不要说满三十了。

    师:用这个计数器拨不出三万,是算珠不够吗?

    生:不对,是我们计数器上的数位不够。

    师:(相机询问同桌的两个学生)你的计数器有几个数位?(四个)你的呢?(四个)如果允许同桌俩合作,你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拨出三万这个数吗?

    学生稍作思考,随后兴奋地把两个计数器合在了一起。

    师:谁来说说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我们发现一个计数器只有四个数位,于是把两个计数器合并到一起,并在左边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上3颗珠。

    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该生的拨法(如图)。

    1:个位上拨3颗珠,表示的是三,不是三万。应该把左边这个计数器上的改成万。

    2:因为的左边应该是

    3:改成以后,这一位就成了万位,万位上拨3颗珠,才是三万。

    4:我还有补充,既然这里的改成了,那左边的”“”“也该改一改。

    师:说得真好!那你们会改吗?试试看。

    同桌俩合作,边讨论,边将左边的”“”“改成十万”“百万”“千万

    学生交流后,教师在屏幕上依次呈现如图。

    组织学生交流调整计数器的方法,突出直接在”“”“的后面添上得到十万”“百万”“千万的方法。

    师:这样看来,新增加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原来的四个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呢!(多媒体演示)

    师:瞧,普普通通的计数器上,还隐藏着有趣的规律呢!那这些新的计数单位究竟有多大,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下面,让我们拨珠数数,进一步研究大数的计数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一万开始,一万一万地数到十万,揭示“10个一万是十万,继而十万十万地数到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到一千万,并依次揭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计数器变了,相应的数位顺序表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对照计数器,说一说千位左边是哪四个数位,并全班交流。

    师:新增加的四个数位都和什么有关?(万)而且这四个数位和原来的四个数位还一一对应,所以,我国的计数方法中把这四个数位统称为万级,而原先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则统称为个级。(呈现拓展后的数位顺序表)

    师:有了合适的计数器和数位顺序表,我们就能认识更大的数了。张老师是个汽车迷,这两天从网上收集了几款汽车图片及它们的价格。先来看这辆大众车。(学生轻声估价: 20万、30万不等,教师随即出示价格:二十三万元)那二十三万究竟是多少,你能在新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吗?

    学生试拨,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请一个学生上台试拨。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在十万位上拨2颗珠,表示二十万;在万位上拨3颗珠,表示三万,合起来就是二十三万。

    出示表示23的计数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2323所表示的意义。

    师:会写二十三万吗?对照计数器,试着写一写。(学生试写,教师请一个学生板演)

    巡视时,发现一个学生一开始写成23 000,看完黑板上的写法后,及时改正过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明确二十三万的写法)

    师:老师还带来了另两款汽车。出示宝马、奔驰汽车图片,其中宝马汽车标价一百零四万,奔驰汽车没有标价。(学生纷纷估价)

    师:既然同学们都想估一估这款奔驰车的价格,那好,给你一点提示:它的价格比这款大众贵多了,但要比这款宝马便宜一些。你们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它的价格吗?(三个学生估计的价格分别是:100万、102万、98万)

    师:这些价格都有可能。如果老师再给你一点提示:如果要在计数器上拨出这款奔驰车的价格,只需要——1颗珠就够了。

    生:(欣喜地)一百万!

    师:真棒!(出示价格)那一百零四万和一百万究竟有多大呢?下面,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把这两个数分别写下来。

    学生拨数、写数,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拨出并写下一百零四万,随后简要交流拨数、写数时的想法。(教师从学生中收集到三种不同写法: 10 000100 0001 000 000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交流,明确10 000100 0001 000 000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认识了一些较大的数。观察这些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个级上都是0

    师:像这些个级上都是0、表示多少个万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整万数。(板书课题)这些整万数,会读吗?谁来读一读?

    学生试读,教师结合学生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像这样的整万数,万级上是多少,就读多少万。

    师:光会写、会读这些数还不够,像二十三万、一百零四万、一百万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来真切地感受一下。

    课件呈现:1张一百元、100张一百元捆成一捆、23捆、100捆和104捆,帮助学生感受它们的实际大小,并通过交流这些数的组成,理解大数的意义。

    师:还想玩拨数游戏吗?(想)不过,有一个特殊的要求:老师报的数如果需要在个级上拨珠,请同桌俩坐右边的同学拨,如果需要在万级上拨珠,请坐左边的同学拨。拨完后,再把这个数写下来。

    明确游戏规则后,教师引导学生先后拨出并写下150 000152 100 00021030 030 0003 003六个数,并用课件成组呈现相应的计数器的图片。

    师:观察每一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表各自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再呈现几个整万数,引导学生通过画分级线的方法深入探索它们的读法与写法。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课一开始时的拨数游戏上来。利用3颗珠,我们从3拨到30,再到3003 00030 000。还能继续往下拨吗?下一个会是多少?

    生: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

    师: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能拨出第九个数吗?

    生:不能。

    生:如果要拨出第九个数,那得用三个小计数器合起来。

    生:那得用到亿级。

    ……

    师:没错。新增加的亿级又会有哪些数位,含有亿级的数又该如何读、如何写,下一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反思

    有效的教学方法,源自于学习内容自身的规定性及儿童内在的心理需求。我们一直提倡要解读教材、分析学情,道理就在这里。

    鉴于此,备认识整万数一课,在正式确定教学思路之前,我始终努力思考着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在整数这一知识序列中,整万数究竟处于怎样的特殊位置,它具有怎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次,对于一个只具备认识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四年级学生而言,整万数的认识将对其构成怎样的认知难度与思维挑战:仅仅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即可实现对新知的同化?还是需要借助知识结构的顺应,在重构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

    课前,我们又借助问卷进行了非正式的随访,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整万数的了解、接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知之甚多。事实上,在他们的生活及视野范围内,整万数并不多见。尤其是,不止一个学生将340 000读作三十万四万。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已有的读数经验似乎无法同化新知,当一个数出现万级后,那就不再沿袭原有的读数方法,而改之以分级计数的方法。这是一次方法系统的飞跃,也是学生读数方法的一次突破。而这,仅凭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无法通过方法迁移顺利实现的。

    如此想来,如何引导学生鲜明、深刻地建构起对这一规定性知识的认识,是这节课的节骨眼,并将直接制约着学生对整万数的意义、读法及写法的掌握。而相应的教学思路也就据此展开。

    导入从拨数游戏开始。这一过程,是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的一次回顾,是他们相关经验储备的唤醒和复苏。至于比较的过程,意在帮助学生感受位值原理,为后续整万数的学习奠定基石。而由3 00030 000,是规律的自然延展,是新知的自然引入,更是认知冲突的引发。教学至此,可谓课伊始,疑已生。

    随后的教学过程,恰恰见证了这样一点:学生的智慧潜力是值得尊重与信赖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同桌两位同学通过合作,想出将两个小计数器合并成一个大计数器时,我以为,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是学生知识结构的一次拓展。对于四位一级的分级计数方法,简单的告诉固然可以,但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对这种分级计数方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4+4”的拼合过程,恰恰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构造出了的雏形,为学生随后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分级计数的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当然,仅有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拼成的新计数器中,右起第五个计数单位为什么要改成?相应的”“”“又该作怎样的调整?这当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这一规律与分级计数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追问与慎思,事实上都促发了学生更深层面的数学思考,而关于计数单位、数位、级、分级计数等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恰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得以建构与生成的。

    例题以汽车及其价格作研究题材,这一选择有其明显的失误:汽车的价格超过千万的实属少见,这就大大限制了例题中数据的选择。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一方面,城市学校中有很多学生对汽车极为喜好和关注,对汽车的价格也比较熟悉;另一方面,生活中关于人民币的交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那就是整万元的现金,通常都是以一万元(在银行中表现为一捆)为单位的,如:230 000元则表现为23捆。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整万数的组成,进而更好地理解分级计数的方法。

    练习量显然偏少,这与学习计数器、计数单位及分级计数方法时的充分展开有必然关系。但有限的练习如何用好,我们仍然围绕分级计数的方法进行。学生每拨一个数之前都需要思考:这个数是万以内的数还是整万数,需要在哪一级拨珠?用的珠子个数相同,为何拨出的数大小、写法、读法不同?每组中的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等等。从而始终将学生的思考聚焦于本课的节骨眼,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结尾处是对课首小游戏的一次呼应。三万不是这个数列的终结,有了新的计数器,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也就顺理成章。如果还是这个计数器,能拨出第九个数吗这一问题的抛出,对学生而言又是一次新的挑战。事实上,再加一个数位,或者再加一个四位的小计数器都能解决问题,但区分处也恰在于分级计数的方法与意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