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6,7的加法的教学反思
(2011-10-30 09:23:05)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得数是6、7的加法的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教学重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学过程:
一
二
(1)谈话: 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呢?我国的植树节。植树能绿化家园,改善我们的环境,你们看小朋友也去参加植树活动了。今天我们要利用这副图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师:仔细观察,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排队来的有几个小朋友?推车来的有几个小朋友?
帮助学生整理:小朋友们来植树,排队来的有5人?推工具车来的有1人。
(2)师: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都认为是6人?
生:排队的有5个小朋友,运树苗的有1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答对的表扬,请学生跟着答对的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复述一遍)怎样列式?让小朋友多说说5,1,6是什么意思,6是怎么得来的!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下面有没有小朋友能够根据题意把算式列出来呢?
生:5+1=6,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列出另外一道加法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1+5=6
师:根据一副图,列出了两道加法算式,真了不起。那你怎么知道得数是6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结合分与合中的看到6可以分成5和1与6可以分成1和5是一样的道理来思考的。
师:根据小朋友列出了两种算式,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老师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想想看,然后来告诉大家?
师小结:对,小朋友说得真棒!如果一副图中告诉我们两部分各是多少,求一共有多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并且相加的两个数1、5虽然交换了位置,但都是表示把这两个数合起来的意思,得数都是6。所以我们在列加法算式时,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列式。
三 教学“试一试”。
师:3+4表示什么意思?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我请一个女孩子来说,
4+3表示什么意思?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我请一个男孩子来说,男女生进行PK,看谁厉害!
教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可以用左边3个加右边4个,也可以用右边4个加左边3个。
那3+4=?怎样算呢?
4+3等于几?还用算吗?为什么?
师:哦,对了,因为3+4=7,4+3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得数有没有变?还是等于7。我们一班的学生真聪明,能很快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真棒,掌声送给自己!(棒,棒,棒,我真棒!)
(4)小结:仔细看看今天学的算式有的得数是6,有的得数是7,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小朋友在算这样的加法算式时,可以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也可以根据两道题的联系,由一道算式想到另一道算式的得数。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
1,谈话:
小动物们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图(小鸡)让学生说图意,说算式,在方框里填写算式,并交流算式的含义。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可是它想了半天啊还是请小朋友帮忙,谁来说,列出算式,说出含义。注: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小朋友假设小动物就是一个圆片,让小朋友动手摆一摆,形象的感知到数字的概念,并加深影响,缓解疲劳,增强动手能力。
2
有一天,青蛙在练习跳伞,他们从很高很高的天空跳下来,如果跳到合适的池子里,就安全无事,并能愉快的在池子里游玩,如果跳错了池或落在地上,就会受伤,青蛙们非常担心,害怕跳错池,听说我们一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想请小朋友帮帮忙!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画线连接青蛙与水池)
3,开放题
铜小是个美丽的校园,小朋友在快乐地学习、生活。你们看,二年级的小朋友小队活动又开始了,看着这幅图你能列出哪些加法算式呢?不仅要列算式,还要说出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互说,看谁找到得最多。3+4=7还可以怎么想?1+6=7,2+5=7(给与适时引导,可以先举例)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能想到这么多算式,你们太厉害了!老师奖励给你们一颗大大的星!
五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啊?你们开心吗?老师也非常高兴,我们一班的学生太棒了,不仅帮助老师解决了很多问题,还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难题,一起把掌声送给自己!
我的反思
一·我认为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机智”不行,课前只注重“备教案”,没有考虑到“备学生”,而导致课堂上出现了好多意想不到的局面,没有能够随机应变。
如;开始时,可能没有把问题,“ 仔细观察,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排队来的有几个小朋友?推车来的有几个小朋友? ”问清楚,小孩一下子就把算式列出来了,还有的居然说出了“1和5合成6,”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我没有能够处理好,而是让学生跟着我的教案一步步的走,死背教案!后来听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其实这里完全可以给予说出算式的小朋友鼓励,并把算式写到黑板上,再让学生分别说说1,5,6是什么意思?练习学生说,理解图意的效果就可以了,而对说出“1和5合成6,”的小朋友也要适时鼓励,能够很好的掌握已学的知识,点到即可。不需要按着教案上列出算式后再讨论。
以上说明自己对突发出现的现象处理很欠缺。以后要多听听别的老师的课,积累经验。
二 “摆圆片”环节处理:可以先让学生摆圆片,写算式,再可以说算式,让它们摆,而不是算式列出来了再摆。
三
四
五
六 板书太少,应该把所有的6,7的加法算式全部都写到上面,最后总结的时候小孩就一目了然,知道今天学习了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