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工作不多久,就经历了一次教育改革,当时就稀里糊涂的,只知道天天学习《教育大纲》,对每个年级的识字量,写字量,阅读量都有明确的规定,对课堂教学也有要求,就是“知识与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今年,教育改革再次出新,是“双减之后”紧接而来的改革,暑假学习,开学之后讲课标,考课标如火如荼,正在这个紧要时机,遇到了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书《好的教育》,和新课标的内容不谋而合,这本书真是及时雨啊!
书中紧紧围绕“教育”,分析了教育现状,展望了教育的未来,同时,指出来一些途径,指导很明确。今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关于“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的答问,切中了教育焦虑,引发热议。唐江澎也由此成为“网红校长”。而我对好的教育的方法比较感兴趣。唐江澎越发觉得人们对于教育的焦虑程度远比他想象的要深,于是,就诞生了《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这本书。现场,他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他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锻炼、一起作息;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一起坚持阅读……唐江澎认为,正确的教育评价,是不断地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光亮,并且把这种光亮不断地扩大,使之辉煌,照亮他(她)的人生。
虽然是给家长的建议,我觉得对老师同样适用。做适合儿童生活环境的;适合儿童生活需要的;适合儿童经验的;适合儿童心理的;适合儿童学习兴趣的;能陶冶儿童良善德性的;能引导儿童身体力行的;能启发儿童科学思想的;能培养儿童爱国观念的;能激发儿童民族精神的;多反复练习机会的;与各科有联络性的。
能想全10条,你的教育视野里就写满了“人”,而真正的教育就从此发生了。这就是好的教育。
作为一个老师,把自己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善良去教会善良,用温暖去教会温暖,用发现的目光去鼓励孩子,当然,也得用严格的要求来管理孩子。
所以,这对老师是一种挑战,你如果不能善良,又怎么教会孩子善良呢?现在,教育目标是去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所以,老师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终身运动者老师,责任担当者老师,问题解决者老师,优雅生活者老师,健全而优秀人格的老师······反正,只要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元素,老师必须首先拥有这种元素。
现在的老师,好好学习,是必须滴。终于明白我们中国人人耳熟能详的老话“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嫌少”是多么真的真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