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2021-03-25 09:40:15)
标签:
情感 |
写毕《走出低端》。心中还久久不能平静:伊丽该去哪里?
有时,我痴痴望着前方,脑海里忽然蹦出包头市,荒凉的戈壁,还有猖狂的风沙······我应征入伍就驻防在那里。时间久了,才知声名远播的西口就是包头那一带---河套平原,是比山西还要好的地方。乌拉特前旗那儿,我们部队就有个农场,用黄河水灌溉,可以种水稻,那水稻挺好吃。我在那里劳动过。听说,北方能种水稻的地方就是好地方。走西口,就是人们朝好地方走,逃离贫穷,走向富足之路。俗话说,苍蝇都知朝亮处飞,何况人呢?我家是开旅社的,我小时候在旅社里听客人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日图三餐,夜图一宿;天天有三餐饱饭吃,就很少有人去四处奔波了。走西口就是抛妻离子,孤身独行,寻找丰衣足食的地方,再将全家老少搬来,或是赚了钱,衣锦还乡······
走过西口,又生出了闯关东,一个闯字,饱含风险与艰辛灬
八十年代,下海之风席卷神州!至今,下海巨浪不再,但后浪推前浪仍在继续,第二代农民工登場了,蛇皮袋换成了拉杆箱,身份仍叫农民工!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还在耳畔迴响,许多农村却只剩老弱病残穷,为什么?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我睁眼看着黑洞洞的天,失眠了。
伊丽又聪明又漂亮又能干,她的南下打工给人什么启示?
作者写这个故事,源于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本能现象。伊丽家三代人的奋斗,才在县城安家落户,可户口是红本本:弃农业非统销户口簿,县公安局发的。她妈妈初中毕业,当时是有文化的女青年,再因漂亮,喜欢她的人不少,终因农村户口,无缘走进城镇家庭,只好嫁到农村大队书记家。大队书记家总比普通农民家强。伊丽在县城长大,又聪明又漂亮,倍受同学追捧,结果···以伊丽为代表的农民工,希望通过自己的聪明才干丶吃苦耐劳改变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状况,改变后代的身份,融入人人平等的社会之中灬写着写着,泪水滞迟了笔头,只好放任自流灬无论如何,让低端的人群,心灵能走出低端。生存状况在低端不可怕,可怕的是灵魂停滞在低端!
白嘉豪虽是官二代,但他是一个有抱负有责任心的年青领导,作者无法多着墨,也不想多着墨,担心落入俗套,只能黙默祈祷,希望这类官员能跳出老套,做出一番真正的新事业,而不是在早巳封闭的仓库中折腾,眼望前方,让灵魂沐浴在阳光之中,不仅是高端人群的领导,也是低端人群的领导,更是群体的领头羊式的领导!
我为伊丽们祈祷!
善人终有善报!
前一篇:口罩美女
后一篇:[转载]2020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