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病人,一“拉肚子”就要求医生开抗生素。是不是所有腹泻病人都要用抗生素才能治好呢?据我国学者研究,我国的腹泻病人,大约30%需要抗生素治疗,70%不需要也不应该用抗生素治疗。不滥用抗生素是腹泻治疗的一条重要原则。也就是说,对30%需要用抗生素的腹泻,一定要用,如不及时应用,腹泻治不好,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另外70%的腹泻不该用抗生素的就一定不用,如用了,非但腹泻治不好,反而带来抗生素的副作用。同时,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耐药株不断增多。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各种抗生素均在应用若干年后疗效逐步下降,使腹泻的治疗比较困难。滥用抗生素有时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继发霉菌性肠炎、伪膜性肠炎,严重者出现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MSRA肠炎),死亡率很高。
所我我们不能因为腹泻认为是小毛病就置之不理了,从上述我们可知道腹泻不加以治疗的话会导致危害;所以在这里胡维勤教授告诉大家几种腹泻治疗方法
一、养阴法治疗泄泻
无湿不成泄,腹泻会耗气伤阴,但阴虚也会影响水谷之运化而致泄泻,此为阴津亏损,阳失阴助,脏腑功能失调,所以滋阴补液不失为治疗阴虚腹泻的方法之一。
。
二、从肺论治泄泻
泄泻多责之于脾肾与肝诸脏功能失调,但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肺之宣降失调也可引起脾之运化和肝之疏泄功能失调而致泄泻。
1、主以补肺次以健脾治久泻:症见久泻不愈、气短乏力、口咽干燥、苔少质嫩,脉细等。证属肺虚不主治节,脾不健运。
2、补肺温肾治五更泻:多见于慢支咳嗽伴慢性结肠炎患者,表现为黎明腹痛泄泻,肢冷、气短乏力、咳吐痰浊,语言低微,脉虚无力等。证属肺肾两虚,通调失司,大肠失于固涩。
3、宣肺疏肝治久泻:见于慢性泄泻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伴胸闷、胁胀、脘闷不舒、咳嗽、毛发不荣等。证属肺失宣降、肝脾不和。
4、清肺润燥治泄泻:症见腹泻、咳嗽、胸闷气急气逆、痰白粘量少、午后潮热、身倦神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濡数等。
三、痰湿泄泻
湿聚成痰,痰湿痰饮与湿同类,但又不同。痰湿泻包括痰湿泻、寒痰泻、燥痰泻、瘀痰泻、风痰泻、虚痰泻等。痰湿泻多见于慢支病人或素体痰湿较盛者。表现为大便泄泻、或如稀涎状、或如痰涎状、或如泡沫状、或夹有粘液如涕,伴咳嗽、胸闷气喘,或见咳嗽痰涎多时腹泻减轻,或咳吐痰涎与腹泻并重,或肠鸣,多无脓血便舌苔厚腻、舌质淡胖,但随寒热虚实之不同会有不同舌象变化。治宜化痰顺气、温化寒痰、清化热痰、清化燥痰、痰瘀同治;可随证选用二陈汤、平胃散、清气化痰丸、失笑散、苓桂术甘汤等方加减。
四、瘀血泄泻
1、瘀滞泄泻:症见泄泻、久疗不愈、痛有定处,舌紫有瘀点,脉弦涩。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2、瘀滞痛泻:痛泻一般属肝脾不和,多用痛泻药方。但痛泻不尽属肝脾不和,瘀血阻滞也可痛泻。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加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