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呃逆的原因有哪些呢?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动膈
(2013-05-09 15:32:38)
标签:
有哪些不利郁久之阳明腑胃气 |
分类: 中医治疗 |
导致呃逆的原因主要是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动膈。而引起胃气不降的病理因素、则有寒、热、虚、实、痰、郁等,现胡维勤详述如下:
1.寒热痰湿:
风寒外邪和饮食生冷均可使寒邪内犯、胃气失和而形成呃逆。热郁久之、火伤胃气同样可以损伤胃气而为呃。另外停痰蓄饮、浊痰上逆时.也可影响胃气不降而发生呃证。如《证治汇补·呃逆》说:“火呃,呃声大响,乍发乍止.烦渴便难,脉数有力,寒呃,朝宽暮急,连续不已,手足凉冷,脉迟无力;痰呃.呼吸不利,呃有痰声,脉滑有力。
2.饮食不节:
在脾胃虚弱情况下,过食生冷或服用寒凉药物,常可使寒气蕴畜于胃,致胃气不降而气逆。过食辛热煎炒之品,或常用沮补固涩之剂,可形成燥热内盛,阳明腑实,致气不顺行而发生呃逆。如《类证话人书·问咳逆》中说;“凡咳逆多有先热而吃生冷,或凉药多,相激而成。”《景岳全书·呃逆》说:“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
3.情志抑郁:
情志恼怒抑郁,致使气机不利、津液失布从而滋生痰浊,加之恼怒伤肝,肝气逆乘肺胃,形成胃气挟痰上逆,动膈而生呃逆。如《古今医统大全·咳逆门》中说:“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
4.正气亏虚:
人身先天真元之气发于肾,但又实藏于气海,起源于气街,肾气旺刚守封藏摄纳之职,元气自能潜藏,反之则会引冲气上乘。后天脾胃因久病、误吐、浸下均可损于胃阳或胃阴,致使胃失降从而发生呃逆,正如《证治汇朴·呃逆>中说;“伤寒及滞下后,老人、虚人、妇人产后,多有呃症者,皆病深之候也。”
另外肺气失于疏通,也能促成呃逆,因为肺经之脉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而肺胃之气又同主降,所以两脏相互影响。加之膈居肺胃之问,因此当各种致病因素乘袭肺胃之时,也均可使膈问之气不畅,导致呃逆发生。
4.正气亏虚:
前一篇:夏季湿气的由来及自我判断方法
后一篇:长期是打嗝需要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