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 《漂浮的画》教案
(2014-10-16 15:18:3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漂浮的画
一教材分析:
“漂浮”,这两个三点水偏旁的汉字组合,勾勒出了一幅漂在水面随水而动的优美画面,由此“漂浮的画”让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和创作的欲望„„这节课我试图通过“肌理”的一种制作方法——吸附法的演示、实践、感悟、创新,向学生展示油漆和水之间密切而又美妙的关系,展现其肌理的美,同时让他们运用已掌握的色彩知识和配色方法,结合点,线,面的美术知识,完成心中“漂浮的画”。
二、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漂浮的画”的制作充满了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已基本掌握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调色配色方法,他们已不满足于仅仅拿笔调和颜色来作画,他们渴望用更新颖的方法更自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朝气和活力。这堂课用吸附法表现“肌理”的教学内容,正符合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能充分展示他们的艺术个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制作“肌理”的基本方法-吸附法。
2.合理安排画面上的点,线,面,做到要有疏密变化。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肌理的美,并运用吸附法制作简单的肌理作品。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制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
教具:扁平盛水容器、油漆、汽油,竹签,白纸等 。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3幅自然风景图片,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魅力。提问:图片美在哪里?有哪些景物的存在而让你感到美丽。总结:每幅图片都由不同的点,线,面所组成,再加以漂亮的颜色搭配,而正是这种和谐的美丽让人身心愉悦。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模仿,“制造”出这种效果呢?
1、演示:在玻璃试瓶里盛一定量的清水,随后滴入几滴油漆,让学生观察油漆和水之间的变化。
(二)新课:(板书)出示课题:
(三)示范:教师示范油漆吸附法:用油漆倒入盛满清水的扁平容器中,用棒稍加搅动,在需要化开的地方滴上几滴汽油稀释,用纸吸附在水面上,完全吸附后小心取出,即可制作出一幅肌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