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011-12-19 21:01: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资料 |
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确,一直是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瓶劲。我在教学中摸索了一些方法,归纳为三个字:“渔”、“趣”、 “恒”。通过反复实践教学,不仅纠正了学生长期养成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确习惯,还使学生说得轻松,学得愉快。
我认为造成高年级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确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受生活环境影响,学生在生活中基本说方言,就算是说普通话也不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没有好的普通话语境,长期以往就造成学生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混淆不清;二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有些高段教师忽视放松了字音教学。解决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确问题,是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瓶劲。该如何突破呢?我通过反复实践,摸索到几条途径,我用三个字概括:“渔”、“趣”、“恒”。
一、 “渔”
在我们的常用字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是形声字,它们的读音有着一定的联系。形声字的声母、韵母,大部分与其声旁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声旁的读音来辨别。例如“聪”,其声旁“总”读“zong”,声母为平舌音,韵母为后鼻音,则可推断出 “聪”也是平舌音、后鼻音。这一规律是广泛适用的,当然也有少数例外的。用这种形声字归类法,可以区分大量形声字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在声韵母结合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一些规律。有些声母和韵母是不能结合的,依据这一发现,我与学生一起找规律:“ua、uai、uang”的声母只可能是翘舌音,不可能是平舌音;“ong”只可能和“s”相拼,不能和“sh”相拼;“d” 只可能和“ing”相拼,不能和“in”相拼。在找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学得此法,纠正误音。
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以上的规律,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辨音效果,能轻松快速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进行辨析。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些规律呢?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可以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总结。
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规律。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后,找找以前学过的和本课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并注上读音,尤其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生字。然后让学生自己看看这些字形和读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久而久之,学生潜意识地发现以上的一些规律。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我们一般在教学一篇新课文的时候,总会花点时间放在生字的教学上。大多数的教师如果遇到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都会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音,该怎样记住它,甚至有的教师会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而我在教学时,却是让学生先去列出以前学过和它字形相近的字或形声字,然后让学生看看这些字有什么规律。例如:我在教学浙教版第五课《梳羊角辫的小姑娘》中的生字“怔”时,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再让学生罗列以前学过的和它字形相近的字或形声字,学生列出了“正、整、征、证、政、症”这些字,并让他们注上读音。然后学生就发现了只要有“正”这个字作声旁的字,它的读音一般都是翘舌音、后鼻音。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本课的生字“怔”,还把以前学过的由“正” 作声旁的形声字复习了一遍。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例如,在教学浙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练习3》的第一题“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去读记这些平翘舌音,再让学生到字典中找找和这些字的形声字或由它们作为部件的字,看看有什么规律。学生兴趣盎然,表现非常活跃,通过练习后,很轻易地找到了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窍门。然后,我列出了20个平翘舌音的字让学生区分,85%的学生都能正确地区分平翘舌音,其他的也只是错了2至3个。又如,我在教学浙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练习7》的第一题“分清前后鼻音”时,我也是用了教学“分清平翘舌音”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趣”
给下面的字宝宝找到自己的家。
z
字 张 作 转 攒 站 增 摔 塞 吵 税 橱 簇 耸 伸 盛 铲 怎 翠 财
2、绕口令激趣。我们寻找了大量专门矫治平翘舌音及前后鼻音的绕口令,编印成册后发给学生。如为了纠正s、sh不分,要求学生朗诵《十四和四十》“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要想说对四和十,得靠舌头加牙齿。谁说四十是戏习,谁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四十是事实,谁的舌头没伸直。要想说对常练习,定能分清四和十。”通过有针对性的朗诵绕口令等强化练习,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分的实践矫治收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也给学生带来了乐趣。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实践活动的形式,会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使他们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三、“恒”
分析得出: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