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螺水泥2012年半年报学习

(2012-12-09 22:18:38)
标签:

杂谈

分类: 公司研究
600亿的固定资产原值,对应2亿的产能。海螺水泥百万吨产能的投资成本已经降到了3亿元。

400亿的收入,15%的净利润率,每年60亿利润的话,收回固定资产投资需要的时间是10年。

如果是去年最好的年头,每年100亿利润的话,收回投资需要的时间是6年。

海螺水泥2006至2011,固定资产净值从150增长到430亿。同期的净利润总共277亿。净利润的增长,全部投入到固定资产投资上。股东拥有的所有者权益,为460亿。

2007年以来,增发募资154亿,分红42亿。

从1999至2012年,只有两次净利润的下降,分别为2005年和2012年。没有一年亏损。

写此文章时,海螺水泥的每股净资产8.7,交易价格17.7,市净率PB为2,股本53亿,市值938亿。

假设海螺水泥把所有的利润全部投入再生产,则股东权益=固定资产投资,则净资产代表股东拥有的所有水泥生产线。

那么,2倍PB就意味着,股东2亿吨生产线的面值的2倍来买入生产线,即百万吨产能的股东投资成本为6亿元。每吨产能的投资成本为600万元。

如果中国平均的,大部分的中小水泥企业,每吨产能的投资成本大于600万,或者,虽然投资成本一样,但是因为规模效益差,劳动生产率或者利润率小于海螺水泥的50%。则股东的投资是理性的。

所以,海螺水泥的投资归结到最后的问题是,股东以600万的吨产能成本,能否战胜其余的90%的平均成本或者劳动生产率。


最后,我们再回到海螺水泥的竞争优势,海螺水泥是以吨产能成本不断降低的更新优势,来获取未来的竞争优势。一旦对手跟不上固定资产更新的速度和科技投入,则面临未来的竞争劣势。如果行业转坏,对手会被迫停止更新设备,如果海螺还能在行业低谷的时候,持续更新,则可以实现淘汰和扩张。

海螺水泥的竞争优势,已经开始脱离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旧阶段,开始进入规模优势、科技优势、资本优势。

未来的风险是人均水泥消耗的理性耗量个人认为是1吨/年。而水泥行业是一个退出困难的行业。需要时间,需要科技进步,需要低产能利用率条件下的考验。

对比冀东水泥2012年半年报,1.1亿吨的产能,固定资产原值250亿,在建工程50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